有21道题,约613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预测二)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共8分)
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学为支柱,包括思想、文字、语言,①_ ,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如“烦恼”“差别”“世界”等。
中华传统文化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传统文化之间存在对立与统一的辨证关系。他们之间相渗透,形成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文化形式等。
在民俗方面,则以传统节日的形式涌现出来。这些传统节日包括:舂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腊八节、除夕等。
至今,古今中外的学者们尚不能得出定论,除了多维视野的原因外,还有传统文化之昆曲语言学角度的客观歧义。广义上讲,②。
1.根据材料语境,下面选项中字形或字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融人渗透元宵节息息相关
B.辨证射覆腊八节行为规范
C.笼(Ióng)统差(chā)别积淀(diàn)物客观歧(qí)义
D.衍(héng)生乐(yuè)曲歇(xiē)后语多维(wéi)视野
2.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结合材料语境,按要求答题。(4分)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①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2)下面选项中,填入上面文字的横线②处,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的一项是[ ](2分)
A.文化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总和
B.文化是由精神和物质组成的
C.人类精神与物质的总和就是文化
D.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总和才构成文化
4.古诗文阅读。(8分)
(1).,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2)俄顷风定云墨色,。(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秋瑾在《满江红》中表达自己冲出家庭牢笼的喜悦之情和投身革命、报效祖国的豪情的句子是:
(4)境由心造,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但能改变自己的心境。陶渊明用“”(《饮酒》<其五>)说明人只要保持一份宁静的心态,就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刘禹锡用“”
(《陋室铭》)说明了只要自己品德高尚,就不觉得居室简陋。
5.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4分)
(1)下面两幅图片分别出自《西游记》和《水浒传》,请任选一幅,描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情节。
(2)小配角也有大能量。文学作品中的配角往往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主要人物的形象。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具体情节,谈谈小配角的作用。
①老马《骆驼祥子》②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