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19340字。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语  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20分)
  材料一:
  人工智能近来很火。普通人若要感受人工智能,跟阿尔法狗对弈也许不太好实现,但跟自己手机“对话”就容易多了。拿起手机,屏幕自动点亮,放下就自动锁屏;在早高峰的地铁里打电话,不再需要扯着嗓门嚷嚷,手机能将说话人声与背景噪音分开并增强,轻声细语也能顺畅交流……这些功能,依靠人工智能芯片,在国产手机上已经能实现了。
  在手机上显神通,应用从B端(商家端)走向C端(客户端),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好现象,说明经过几起几落,人工智能的“虚火”在慢慢下降,一些人工智能技术开始跨越商业化鸿沟,从实验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是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的利器。诚然,人工智能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大量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取得技术突破。但是另一方面,我国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人工智能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研究也需要更多地瞄准产业方向、消费需求。即便是代表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最前沿的阿尔法狗项目,也在升级技术,瞄准新材料开发等更多重要的现实应用。
  人工智能将与互联网一样,融入各行各业中,它的发展潜力正是在于将来各行各业深度应用的前景,全球科技巨头对这一趋势的判断高度一致。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应该成为有市场优势的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追赶的重要途径。
  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多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有大量行业和领域能够与现行人工智能技术融合,但技术并不是生搬就能用好,要细分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各个环节,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具体如何融入,能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满足消费升级需求。同时,人工智能应当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企业不仅要拿得出硬技术,还要提升软实力,加强精益化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技术先进了,各项管理能力也要跟得上、相匹配,才能让好技术真正发挥效力。
  从政府层面来看,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扶持之余更要提供保障,加强标准建设和监管,为人工智能应用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比如加大数据开放和共享,为技术提供更多应用对象;建立标准体系,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保障公平竞争等等。
  此外,还须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不仅将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工智能应用纳入有序监管的视野,也要确保在更远的将来,当人工智能像人一样思考的那天来临,人类仍能成为人工智能的主人。
  (摘编自赵展慧《人工智能应用为重》)
  材料二:
  6月7日,由科大讯飞牵头的863国家高考答题机器人项目内的AI-MATHS高考机器人在成都参加了2017年高考数学的测试,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的情况下通过综合逻辑推理平台来进行解题。分别用时22分钟和10分钟答完2份高考数学试卷,分别获得了105分和100分的成绩(满分150分)。考试结果显示:机器人在不依赖大数据的前提下,逻辑分析能力远超人类,但在文意理解、多样性思维上要比人类逊色得多。
  “未来5至10年,人工智能将像水和电一样无所不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将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全球的话语权。”科大讯飞总经理刘庆峰说。
  近年来,国际科技巨头纷纷“发力”人工智能领域,国外以微软、谷歌等为首的巨头们已经抢先一步,国内科大讯飞、百度、阿里、腾讯等公司也紧跟步伐。2016年7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中,人工智能被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一项列入规划。
  从1956年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到现在已有61年的历史,并经历过至少两个“冬天”。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人工智能仍然走不出实验室。人工智能遭遇的技术瓶颈,一方面有着时代的限制,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人们对它的期待太高。
  在脑科学尚未取得重大进展时,受益于互联网和计算机新一代技术创新,人工智能从更加实用的层面进入了发展快车道。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赖以突破的三大要素,它们造就了语音、人脸识别准确率的惊人提升,人机对话像人与人一样更加自然,乃至可以像“阿尔法狗”一样去找寻规律、自我决策。
  (选自人民网)
  材料三:
  人工智能生存还是毁灭?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预言:“未来100年内,电脑将凭借人工智能把人类取而代之。我们的未来就是这种科技力量和人类智慧之间的较量。”1997年,IBM研制的超级电脑“深蓝”在标准比赛时限内以3.5比2.5的累计积分击败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世界。2011年2月16日,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第三场比赛中,IBM另一超级电脑“沃森”以三倍的巨大分数优势力压该竞猜节目有史以来最强的两位选手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夺得这场人机大战的冠军。理论上人脑的利用率是有限的,但是人工智能的大脑却要容易开发很多,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人工智能都极有可能在未来比人类更“聪明”。
  日本人工智能学会在2014年成立了“伦理委员会”,探讨人工智能与社会伦理观的联系委员会认为,如果人工智能朝着与人类能力互补的目标发展,就不用担心人工智能变成“人造烦恼”,“我们不应该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这样就能绕过人工智能“是机器还是人”这样的伦理难题。
  汉斯•乌斯克莱特对本报记者强调说,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与人类互补,增强人类的能力。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人类,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创造力和目标,而机器只关注如何解决眼前遇到的问题。要让人工智能避免犯下道徳层面的错误,关键在于人类自己。
  (选自《人民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芯片在手机上的应用,让老百姓已经全面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
  B.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从B端走向C端,仅意味着一些技术开始从实验室向生产车间转化。
  C. 鉴别人工智能真伪虚实的利器就是看它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D. 我国人工智能的部分技术与应用取得不少进展,但各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首先从国产手机已经能实现的一些功能说起,使读者轻松感受了什么是“人工智能”。
  B. 文章接着阐述了人工智能要不断发展,重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意义。
  C. 文章点明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指出进一步挖掘应用,提升它的通用性是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的唯一途径。
  D. 文章后半部分从企业、政府、法律等层面阐述了如何促进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 应用。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极大地决定人类未来的生活,甚至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竞争实力,它受到各国极大的关注与重视。
  B. 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的种种思考和忧虑,这些忧虑反过来促进了人类思考合理利用人工智能。
  C. 得益于互联网大数据、强大的运算能力和深度学习模式的突破,当前人工智能可以像人一样很自然地识别对方的语言和脸型。
  D. 蒂芬•霍金的预言有些危言耸听,因为人工智能打败人类是低概率事件,更何况我们不会致力于发明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
  4.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应该如何推广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5. 结合材料,请谈一谈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类。
  【答案】1. C    2. C    3. B   
  4. ①从企业层面来说,要多挖掘人工智能应用场景。②从政府层面来看,促进人工智能应用,扶持之余更要提供保障,加强标准建设和监管,为人工智能应用创造公平宽松的环境。③建立和逐步完善统一的法律法规。   
  5. 示例一:会。理由:①理论上,人脑的利用是有限的,而人工智能的大脑可以无限开发;②现实中,人工智能也打败过人类。示例二:不会。理由:①理论上,人类才有创造能力,机器只有解决问题的能力;②现实中,人类会权衡利弊,掌控好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让老百姓已经全面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中“全面感受到了”说法错误,文本中第一段说的是“在国产手机上已经能实现了”,并不是“全面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便捷”,范围扩大;
  B项,“仅意味着一些技术开始从实验室向生产车间转化”说法错误,原文第二段“说明……从实验室走到生产车间再走进寻常百姓家”;
  D项,“各方面都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说法不合文意,由原文第三段“我国虽然在部分技术与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不少进展,但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可知,是“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而不是“各方面都”。
  故选C。
  (二)现代文阅读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面的碗
  王若冰
  坐在餐桌前,面前又是已经盛满米饭的碗。碗面上是一只腾飞的金凤凰,碗的边缘是一圈金色,与凤凰交相辉映。骨瓷,薄,剔透,泛着凝白的光芒。小路看了好一会儿,她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精致的碗。
  老人将一块牛肉放到小路的碗里:你尝尝,这是我小火三个小时炖出来的。
  老人的话听起来漫不经心,似解释,又似自言自语。
  小路的眼睛湿润了。她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
  小路与老人相识于偶然。那天,她到这座楼里看房子,因租金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