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380字。

  2020年全国Ⅱ卷冲刺高考六月定心试卷(二)
  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 不得在本卷上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    贾梦雨
  ①我们平时所说的“精神亚健康”,是指一个人的精神状态、精神追求方面失去正确标准,缺乏价值支点,种种消极甚至扭曲的思想意识占据主导地位,并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其实,“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在很多人身上都或隐或显地存在着。
  ②“精神亚健康”的症状多种多样,但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事业缺乏激情,精神萎靡,庸碌无为;二是对生活缺乏热情,对他来说,活着的意义仅仅在于活着;三是对他人缺乏感情,淡漠、疏离,甚至于防范、欺骗;四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社会的冷暖对他来说已经变得无足轻重。总体来说,陷落于物质的汪洋之中,沉沦于享乐的迷茫之中,浮躁而无信仰、无敬畏、无追求。正如南师大中文系教授贺仲明所说:“精神亚健康的重要表现,就是公众无法从精神涣散的日常生活中获得安宁;理想和信仰丧失;浮躁的心灵被物所累,排斥关怀和诚信。”
  ③是什么导致了“精神亚健康”的弥漫呢?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湃,“地球村”可以拉近人们之间的距离,不过,它也无时无刻不在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新的疏离。全社会消费思潮的迅速膨胀,在这种后现代的炫目泡沫下,大众都在不知不觉中被消费主义的狂欢所陶醉。被牵着鼻子走,人变成了“经济人”、“时尚人”,永远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拉着你,让你无法脱身,并且身不由己。此外,我们过分重视外在的所谓“成功”,整天追求的都是那些“看得见的东西”:房子、汽车、锦衣玉食、无休止的享乐,而且,我们渐渐迷失在这些“身外之物”中不可自拔。物质日益强大而膨胀,而精神的萎缩状态正在加剧,在这种“内忧外患”的夹击之下,我们被裹挟其中,身心交瘁。
  ④理想、激情,一个人的精、气、神,这些其实都应该是我们的追求,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支点。而现在,从心灵层面来说,价值的支撑点,人生的追求目标,对幸福的感受等渐渐处于错乱状态。从生存状态来说,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处理爱情、家庭、事业等之间的关系,这其中充斥着扭曲。
  ⑤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目前正借助经济、文化和人员流动的全球化大潮,向全世界蔓延,也深刻影响到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和全球化大潮中,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到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
  ⑥因而,我们都应该有一定的精神追求,我们应该解决好自己的归宿感问题。这就要求一个人加强免疫力,实现内心的真正强大,面对诱惑超然,面对挫折泰然,并在对时代的正确认识中增强责任感。另一方面,我们应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的环境,真正关心人的精神追求。在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更好地创造文化的和谐,从多方面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
  (选自《新华日报》)
  1. 下列现象,不属于“精神亚健康”症状的一项是(3分)( ▲ )
  A.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少人在物欲主义和消费主义蔓延的环境里不停地为生计忙碌着。
  B. 一人遭车祸后横躺马路,行人纷纷避让;乘客公交车上遭偷窃,周围众人漠然而视。
  C. 大络,终至退学;校园里充斥着“怀疑的时代还需要信仰吗”的争论。
  D. 各种压力之下许多人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在哪里,以致于心绪浮躁而无信仰、无追求。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精神亚健康”弥漫的根本原因是全球化浪潮拉远人们之间的距离,造成人类彼此间的疏离。
  B. 本文论证严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C. 第五段从宏观上指出世俗化大潮开始侵蚀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增加了论证的深度。
  D. 本文以“用什么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为论题展开论证,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膨胀的消费思潮使我们的精神加剧萎缩,我们被裹挟在这种“内忧外患”中,身心交瘁。
  B. 只要我们禁住物欲诱惑,泰然面对挫折,实现内心真正的强大,就一定可以帮我们寻找到自己的归宿感。
  C. 创造文化和谐,创造以人为本的文化生态是当下“支撑我们的精神大厦”的一种必要手段。
  D. 无论是从心灵层面,还是生存状态来看,理想和激情的缺失都会导致我们的生活出现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披露了一件以在校大学生为作案对象的“校园贷”“套路贷”案件,现阶段共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11人。被害人因沉迷模拟网络赌博,不仅花光了父母给的生活费,还欠下不少债务,在同学的介绍下到校外某贷款公司借钱,后因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欠款数目从6000元累积到10余万元,翻了近20倍。
  (摘编自《高校学生陷“校园贷”,借1.3万欠100余万》,《法制日报》2018年5月2日)
  材料二: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一些不良校园贷机构利用虚假宣传,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