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860字。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作文指导教学案
在第二轮复习作文备考中,我们应在全面备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晰近些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特点,洞悉高考阅卷场的评分原则,针对性地科学备考,确保作文能力有新的提升。
一、明晰命题特点
(一)时代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新的高考评价体系也明确指出,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近几年的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的命制,紧扣时代脉搏,捕捉时代热点,落实顶层设计的意图,凸显“立德树人”这一时代导向。从2017年高考全国卷的“中国关键词”、全国卷的“我看高考”,到2018年高考全国卷的“世纪宝宝中国梦”、全国卷“改革开放不同时期的标语口号”,再到2019年高考全国卷的“热爱劳动,从我做起”、全国卷的“中国青年的历史使命”,在选材方面,无不立足当下,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个人成长与时代、国家、民族的关系,培育考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担当。作文命题鲜明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突出强调了考生的“爱国情怀”,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二)情境性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中指出,考试、测试题目应以具体的情境为载体。教育部考试中心研制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考查内容及要求,是通过情境与情境活动两类载体来实现的,即通过选取适宜的素材,再现学科理论产生的场景或是呈现现实中的问题情境,让考生在真实的背景下发挥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运用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全面综合展现学科核心素养。近些年的全国卷的作文命题,凸显出这个特征及要求。例如:2017年全国卷,选取两三个关键词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2018年全国卷,就新时代的中国梦写一篇文章,装进“时光瓶”给2035年的18岁青年阅读;2019年全国卷,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主题为“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的演讲稿;等等。这些作文题目,都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指向具体的社会生活,强调考生在具体生活场域中思考问题,强调语言交际活动的对象、目的和表述方式等。
(三)应用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高考命题要创新试题形式,加强情境设计,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增加综合性、开放性、应用性、探究性试题。《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规定,为发挥高考的正向引导作用,避免考试和理论学习、实践应用的脱节,在命题时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考查考生运用知识、能力和素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考生体会课堂所学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