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
  2.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doc
  3.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doc
  4.2020届高考作文预测.doc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近一年来,西方国家中有一名少女爆红。她在社交平台上已经拥有超过430万粉丝,很多人视她为偶像、环保斗士。她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侃侃而谈,面斥各国领导人。虽然她今年才16岁,却已经登上了《时代》杂志封面,更被评为“2019年影响世界的100人”。她就是瑞典少女格蕾塔•通贝里。
  材料二:2019年9月27日,浙江小伙沈钧亮代表“蚂蚁森林”公益项目到联合国总部领取最高环保荣誉奖“地球卫士奖”。“蚂蚁森林”通过日常绿色出行、在线支付水电费等低碳行动积攒“绿色能量”,以种植真树,带动5亿人参与低碳生活,并将碳减排量转化为种植在荒漠化地区的1.22亿棵真树,其中超4成能量由95后青年贡献。
  以上两个新闻事件在励志中学掀起了热议,有同学为瑞典少女的敢于呐喊钦佩,有的同学则不以为然,认为中国青年默默地为地球种树更有价值。为此,励志中学团委举办了一次辩论赛,正方是“呐喊比行动更重要”,反方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请你选择其中一方写一篇辩论词,为自己的观点进行辩护,并驳斥对方的观点。要求:自拟标题,自选立场,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实干成就梦想
  主持人、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方的辩题是“行动比呐喊更重要”。风车只有在转动是才能磨面,轮机在转动时才发电。人,只有在前进起来才有力量。遇见困难,别发愁,别呆坐着空想。行动,只有行动起来才能接触,才能丰富,才能遇见问题。问题其实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个性是当一个人手足无措时,如果能找到问题并解决问题,那么困难也就被解决了。所以当你遇见困难并找不到办法时,那就找问题吧!可问题怎样找,还是行动。其实行动很容易做到,对于要做的事情,先挑容易的做,当你真正投入进去时,事情就变得好办了。若是只明白浮想联翩,就如停在铁轨上的火车头,甚至对一小块木头也无能为力。如果说成功是我们的目的地,行动就是通往那儿的车。任何一个成功只被有准备,有行动的人而得到,呆呆的守望只能为别人喝彩。我们不能只对自己的未来坐打算,不要总以时间还早为理由,而拒绝行动。我们这个世界缺少实干家。却从来不缺少空想家。行动能够摧毁眼前的冰山,憧憬中的海市蜃楼,能够让我们看到真实的世界,让我们从中获得更多的历练。我想每个人都就应有一个目标,就像抉择一样。也许是想
  ……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达.芬奇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   ——孙中山拂晓时分,晨光照亮周遭的一切,一边慢跑一边听着鸟叫,是一种快乐;薄暮夜读,沉浸在书的海洋,让思绪徜徉,也是一大乐事。          ——村上春树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例文:坚持运动和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人说: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行走在路上!如此,让灵魂升起,审视疲于奔波的身体,才能寻找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春暖花开,和风日丽的日子,岂能辜负这春的开始。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生活中,运动和阅读缺一不可。这个道理,不言自明。运动使人身体加快新陈代谢、皮肤红润有光泽、头脑灵活;运动帮人对抗压力、心情变好、自信开朗。运动会产生一种多巴鞍,让人有一种快乐地幸福感。读书,更是安顿心灵的重要途径。读书不仅能提高人的气质和修养,而且能滋养人的精神。要不然会说:三日不读书,会觉面目可憎。可是,真正能够持之以恒,坚持运动和阅读的人并不是很多。因为很多人会为自己找诸多借口,坚持锻炼与不锻炼的人,坚持读书与不读书的人,一天看不出来有什么差距,一周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变化。问题的症结在于,坚持半年、一年,五年、十年呢?那肯定就是天壤之别了。10年之后,就是一种人生对另一种人生不可企及的鸿沟。爱运动和不运动的人,看起来真是不一样。爱读书和不爱读书的人,那份淡定从容的气质真的不一样。蒲松龄在自己后期的科举考试屡次不中、落魄至极之际,写下了励志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不爱
  ……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优秀范文】不忘根本
  绿叶自得地夸赞自己给了大地暗花,树杈不服地说是自己给了绿叶依靠,只有树干,低下头,一往心情深地认为自己的生命之源是永远埋在地里的根须。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自己的根本。曾有位哲人说过:“向后看才懂得生活。”人生的后方,生命的源始,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不忘根本,不嫌弃那生养我们的“旧壳”,才不愧于良心,才能走得踏实而稳当。苍莽天地,红尘万载,个体于这个世界,一如苇草之轻盈,若不是深深地扎根于家的沃土,我们又怎么能逆势挺拔,在人生的风雨中坚韧地摇曳?曾被孝女孟佩杰的故事打动,一个失去父母的孤儿,深深扎根在养母为她用关爱筑起的沼泽中。因为没有忘记养母的恩情,她在养母重病后坚强地照顾了养母12年。她弱小的身影,如苇草般飘摇在凄风苦雨中,而她却用纤细的根系维持着坚韧的身姿,用发自内心的温情与跪乳,感动了世人。若将个体比作一棵树,它的根深深扎进家庭的爱中,那么我们整个民族之林的沃土便是对国家的爱,对民族文化的大爱。当今,国人中普遍存在一种对本国文化的不认同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意味着落后与保守,一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