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0700字。
长郡中学高三第五次月考
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2006.01.11-12
                       第1卷(选择题   共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腐儒   嗫嚅    濡染    蠕动    妇孺     
B、婵娟    禅让    蝉联    惮烦    禅杖
C、绯红    斐然    扉页    菲薄    翡翠    
D、噪音    燥热    腥臊    躁动    害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跻身    风雨如晦    趋之若鹜    米珠薪桂
B、陷井    披沙拣金    蜂涌而来    卓尔不群
C、翔实    面黄饥瘦    擢发难数    老生长谈
D、熨帖    唇焦口躁    开门缉盗    风光旖旎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鲁迅文章中有些      的地方需要仔细琢磨,并了解当时的环境才能读懂。
②中西方文化的会合与交流,不断地给我们制造着新的发展契机,但我们也要保持清醒的的头脑,坚决______西方文化的糟粕。
③袁宏道、归有光这一派作家的随笔小品      代圣人之言的载道之文,      抒写自我的性灵之作。
④从积分表上看,尤文图斯只要不      ,就将蝉联意甲联赛冠军,这首先要归功于“老狐狸”里皮的深谋远虑。
A、隐讳      摒弃      不仅是/而且是     马失前蹄
B、隐晦      摒弃      不是/而是           马失前蹄
C、隐晦      抛弃      不是/而是           马前泼水
D、隐讳      抛弃      不仅是/而且是      马前泼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农民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日益觉醒的今天,农民打不起官司,难打赢官司,赢了官司难执行的问题相当突出,这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更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分化和不公。
B、2005年8月19日,国民党第十七次全国党员代表大会在台北开幕,马英九从卸任主席连战手中接过象征党权的党旗,标志着马英九时代的到来。
C、笛卡儿说,他所得到的最好教训是“决不可过分地相信自己单单从例证和传统说法中所学得的东西。”
D、近年来,各级团组织在劳动保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扶持一个人创业、带动一批人上岗”的思路,开展了以扶持青年创业为主线的“中国青年创业行动”,开辟了激情澎湃的青年创业时代。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表达简明的一项是 (  )
A、这次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B、应该尽量让全体同学们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C、在苍翠的林海与山巅紫红色的页岩相互映衬的蓝色的天幕下,形成了一幅十分鲜丽而又十分和谐的大自然图画。 
D、近年来,由于日方在认识历史的问题上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6、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组是( )
     古人写评论,大致三类:(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类,未必概全,但纵有遗漏我想也无损于以下事实,即:古代的文学评论一直以私人性、兴趣和偶然为特色,兴致有便写一点,如没有,则可能一辈子也想不起来写,没有谁处心积虑当什么批评家。 
①读了好诗文、好词曲、好小说,逢着妙处,就忍不住批解一番,后来整理出来,好教别人也知道妙在何处,②为所编的作品集写一些说明,或出于情谊而替别人书写的推荐文字,③创作之余,有些敝帚自珍的心得、体会,或不得不吐,或值得总结,或欲与友人交流,④于是借书简、诗词、短论而发。⑤是为点评。⑥是为序跋类。 
A、①⑤ /②④ /③⑥            B、②⑥ /③④ /①⑤ 
C、③⑥ /①⑤ /②④            D、①④ /②⑤ /③⑥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7—10题。(12分,每小题3分)
中国有没有哲学?西学东渐以来,就断断续续有这方面的争论。回答首先得看我们把哲学理解为关于宇宙和人生的基本思考抑或理解为讲道理的科学。中国人当然一直有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但我愿意把这称作思想或思辨;若坚持把这叫作“哲学”,就没什么要争论的,因为所有民族当然都有哲学。如果这里真有个争论点的话,我认为是在争论中国是否发展出了讲道理的科学。
很多人认为中国没有科学。然而,中国人很早就记录了行星位置的变化,很早就对日食月食或无数其他现象提出了“科学的解释”,那么,怎能说中国人没有科学呢?说中国没有科学,显然是说没有发展出牛顿、伽利略那样的近代科学体系,而不是说中国人从来只有迷信,没有客观可靠的知识。沿着这样的思路来想,我的大致看法是这样的:从孔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