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3760字。

  合肥六中2020届高三冲刺最后一卷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井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把对应选项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
  3.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用2B铅笔涂黑。
  4.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不同的哲学和传统彼此开放才能相互激发和成长,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一种思路的力量不在于其自我封闭起来并宣布其真理性,而恰恰在于其有信心和能力向别的思想开放,并且有信心和能力应对同样开放的别的思想。只有在与别的思想的平等对话、交流和碰撞中,一种思想的价值或者无价值才能显示出来。一种开放性的思想才是有可能不断完善和修正的思想,一个有开放性精神的人才可能是不断自我提升和进步的人。不仅如此,开放性的精神还可以使我们具备一种更好的判断力和更高级的趣味,当我们见识和领略了人类思想史上最精微和最高深的思想,那么一切平庸、 丑陋和荒谬的东西在我们这里冒充伟大就变得不可能, 鉴别假币的最好方式就是知道什么是真币。
  在我们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今天,这种开放的胸怀显得尤其必要。西方哲学和文化不应当被视作妨碍和威胁中国哲学和文化生长的对立面,中国的哲学和文化也不应当被视作用来抵御西方哲学和文化的长城。一种开放性的胸怀不仅要求把自身的、纵向的、内生的资源视作传统,而且要善于把他者的、横向的、外生的资源化作自己的传统。
  传统上把中国的哲学研究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这样的划分很容易制造学科壁垒并把三者理解为一种竞争甚至对立关系。三者当然存在某种竞争。但是要看到,任何不同的哲学之间都有一种竞争关系,竞争不仅发生在这三者之间,而且发生在三者内部。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都不是铁板一块,每一个传统内部都包含了非常不同的流派和众多的哲学家,它们之间在一些根本的问题上自然有着非常不同的观点。在看到差异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不同哲学流派和不同哲学传统之间的相互激发,以及在这种激发中不同哲学流派和传统的自我完善。没有外在的挑战和激发,一种哲学很难发现自己的问题,也很难有自我完善的动力。一种哲学只有在向别的哲学的开放中和与别的哲学的对话中才能彰显出自己的意义或无意义、力量或无力。
  西方哲学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也促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事实上,正是通过对西方哲学的学习、研究、吸收、回应乃至批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不仅话语更丰富了,而且有了更强的适应性。我们可以看到,在经历了四十年的引进和研究之后,无论是中国哲学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其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路径、理论关注点、表述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更为有趣的是,一些从事西方哲学研究的学者直接转向中国哲学或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这种不同的知识和理论背景能带来非常不一样的视野和气象。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任何一个流派的诞生和兴起都有其思想上和时代上的起因,但任何一个流派都不是终极的真理,总有后来者会在某个方面超越它,而之前的哲学也不会因为这种超越而完全失去其价值。
  诚如黑格尔和马克思所说,任何哲学都具有时代性,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种时代性一方面刻画了哲学的历史性维度,另一方面也表征了任何哲学所具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正是哲学的时代性特征蕴含了哲学是有可能进步的事业,也蕴含了新的哲学产生的可能性。任何真正的哲学都包含着超越时代的永恒的因素,哲学的经典并不因为后来者的出现而褪色。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一再返回经典、一再重读经典的缘故。
  (节选自马寅卯《从西方哲学到汉语哲学》,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了开放性的精神,我们就能不断百我提升和进步,且具备更好的判断力和更高级的趣味。
  B.不同的哲学和传统在开放和对话中能产生自我完善的动力,这有助于它们找到自己的方向。
  C.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保持开放,并且善于把它们变成自己的传统,就是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D.不同哲学和传统在一些根本问题上存在不同观点,这决定了它们之间必须保持开放和对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以哲学应该具备开放的精神为起点展开论证,兼顾对中西方哲学的思考,思辨性强,逻辑严密。
  B. 文章的论证是以西方哲学和文化为参照,着重探讨了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发展及完善应该具备的姿态。
  C.文章采用事实论证,分析西方哲学研究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话语和适应性两个方面的促进作用。
  D.文章围绕哲学发展的特点展开论述,既分析了哲学发展的彼此开放性,又说明了哲学发展的时代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识和领略人类思想史上最精微最高深的思想,我们就能够变得伟大,正如帕斯卡尔所言“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B.研究者们对庄子的“逍遥”、老子 “道”的视角和观点的多元,恰能说明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哲学的魅力所在。
  C.对西方哲学的研究能不断完善中国哲学的研究,同样在中国哲学方面的学术训练也能影响到对西方哲学的研究。
  D.尼采说“个哲学家就是要于自身中克服他的时代,成为无时代的”,这与文中关于哲学时代性的观点相致。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 ~ 6题。
  材料一:
  “小水杉”,是武汉军运会官方命名的志愿者昵称,取名自中国特有树种水杉。水杉树干笔直,枝叶齐整,象征军人挺拔的身姿;水杉也是武汉市市树,具有耐寒耐温、适应力强的生长特点,能体现志愿者吃苦耐劳、团结协作、隽秀而富有活力的精神。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