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740字。
北京市房山区2020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
一、积累??运用(共15分)
1.(6分)学校开展“龙乡学子爱家乡”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下面是一位同学找到的介绍房山的材料,请你阅读这段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西隅大房山,天高地迥,盛景万千。百花山、圣莲山、上方山,山山相依;永定河、拒马河、大石河【甲】水水相连……
大美房山,蕴在历史。举世闻名的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有3000多年历史的西周燕都遗址是北京古代城市发展的起点;佛教圣地云居寺,因保有14278块石刻大藏经而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北京敦煌”【乙】历经860多年风雨的金代皇陵则① 了北京建都史的沧桑……浓厚深邃的人文历史,让这片土地格外耀眼。
大美房山,美在田园。奇景深藏的“醉石林”,层林尽染的坡峰岭,四季皆美的百花山,让人流连忘返;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春季国际长走大会的长沟湿地,更是人们新式休闲的好去处……经过十几年的生态修复,房山人让宁静怡人的田园风情和独树一帜的乡野魅力完美地② 在了世人眼前。
大美房山,新在畅通。房山交通便利,境内有京港澳、京昆等公路交通以及房山线和燕房线等轨道交通,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仅需半小时车程,距雄安新区、首都核心区均在1个小时车程以内。
(1)加点字的读音和笔顺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邃(suì) “区”的第二笔是竖折
B.邃(suí) “区”的第二笔是竖折
C.邃(suì) “区”的第二笔是撇
D.邃(suí) “区”的第二笔是撇
(2)在文段中的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见证 ②体现
B.①见证 ②呈现
C.①印证 ②体现
D.①印证 ②呈现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甲】逗号 【乙】分号
B.【甲】顿号 【乙】分号
C.【甲】逗号 【乙】句号
D.【甲】顿号 【乙】句号
2.(1分)同学们搜集了一些与房山有关的诗歌作品。其中“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句的作者 (人名)曾在途经房山琉璃河时写下了《过雪桥琉璃桥》一诗。
3.(3分)学校举办了“文化房山”主题展示活动,请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1)一位同学搜集了云居寺石经的相关材料。请从成语“点石成金”和“心坚石穿”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解释其含义。
【材料】公元605年,隋末高僧静琬开始镌刻石经。后人历经隋、唐、辽、金、元、明六个朝代,绵延1039年。现发现完整的大小经版共14278块,计佛经1122部、3572卷,镌字总量达3500多万。云居寺石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2)一位同学收集了三幅和云居寺有关的书法作品。这些作品所用字体,按其在汉字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早晚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①③
4.(2分)在讲述“房山红色故事”活动中,有位同学准备了下面内容。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943年,晋察翼抗日根据地群众剧社一个叫曹火星的19岁青年,来到房山区霞云岭堂上村。他使用当地民间流行的霸王鞭民歌形式,激情满怀地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不朽歌曲。这首唱出了中华儿女心声的红歌从大山里飞出,就像插上了翅膀,很快唱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热情。_______。
A.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经久不衰,被中国人民广为传唱。
B.它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被中国人民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C.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它经久不衰,被中国人民广为传唱。
D.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岁月中,它被中国人民广为传唱,经久不衰。
5.(2分)一位同学参观银狐洞后写了一篇游览日记。画线句子表达欠妥,请加以修改。
银狐洞因洞内形似“倒挂银狐”的奇石得名。这块石头长两米左右,布满约两寸长洁白的毛刺,像绒毛一样晶莹剔透。人们无不赞叹它的神奇和美丽。
6.(1分)如图是一位同学为大家介绍房山吉祥物“方方”的资料,其中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