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小题,约10310字。

  山东省潍坊高密市2020届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试题密封线内及答题卡上面的项目填涂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一、(12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令、文化、风俗三节合一的“清明”,自唐宋以来,多有游艺活动。随着时间(流逝/流失),游艺渐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号,只剩添土追思和扫墓踏青,而“清明雨”也自然而然地变成了寄托愁思与缅怀之情的独特物象。“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笔下这场妇儒皆知的“清明雨”,正是因凄凉、忧伤的意味而深入人心。在追思先人的日子,心怀(悲泣/悲戚)之人看清明细雨,会赋予眼前淅沥一层悲凉;而乍暖还寒的清明,冰冷的细雨滴落肌肤,更加剧人们的这种心理(反映/反应):“清明雨”不是“润物细无声”的温情脉脉之雨,而是添人愁绪的凄凄切切之雨。
  1.文中加点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渐次   乍暖还寒          B.缅怀  妇儒皆知
  C.赋予   凄凄切切          D.加剧  温情脉脉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流失   悲戚   反映    B.流逝   悲泣   反映
  C.流逝   悲戚   反应    D.流失    悲泣   反应
  3.下列诗句中的“雨”和选文中的“清明雨”感情意蕴相近的一项是
  A.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B.新莺嘹乱柳烟低,断魂春雨断肠期
  C.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4.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
  B.对今年的城市规划方案,你是赞成呢,还是反对呢?
  C.上海迪士尼乐园的设计方案,融入了海洋、森林、高山、沙漠……等六大元素。
  D.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
  5.对下列汉语知识的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没有冻结的牛铃摇响乡村的歌谣。被雪覆盖的田园上,那麦苗和雪亲切地耳语。”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B.“朝晖夕阴,寒来暑往,花开叶落,鸟语虫鸣,都会引起我们的遐想。”这个句子中“花开叶落”是动宾短语,“我们的遐想”是偏正短语。
  C.“老孙头早就相中了栓在老榆树底下的右眼像玻璃似的栗色小儿马。”这个句子中的主干是“老孙头相中小儿马”。
  D.“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跃出优美的弧度,身躯展现天鹅完美的曲线。”这个句子中“优美”和“曲线”分别是形容词、名词。
  6.下列关于文化、文学知识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时,常用“家”“舍”等谦辞,如家父、家母、舍弟、舍妹等。
  B.“儒有君子小人之别。君子之儒,忠君爱国,守正恶邪……若夫小人之儒,惟务雕虫……胸中实无一策。”这是《三国演义》中庞统“舌战群儒”的精彩话语。
  C.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塑造的主人公汤姆??索亚是一个生性顽皮,但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形象。
  D.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二、(12分)
  7.根据提示填写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任选四题作答,如全答按前四题计分)
  (1)溯洄从之,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经??蒹葭》)
  箫鼓追随春社近,              。                  (陆游《游西山村》)
  (2)《记承天寺夜游》中“              ,              ,盖竹柏影也。”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的美妙世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