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小题,约6160字。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语文期中调研试卷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展开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温馨提示:请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24分)
积累致人广博
1、本题考查全卷的书写,相信你一定能以清晰工整的字迹给人惊喜!(3分)
2、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写在文下方格内(任选4个)。(4分)
读他(刘墉)的文章,(yóu)如和一位因历尽无限风光而变得平和谦(xùn)的兄长促膝交谈,(línɡ)听他的话语,真的有如坐春风的感觉。但愿,这春风,能吹得我们的心田百花盛开,(chà)紫嫣红,结出晶莹(tī)透、饱满充实的心灵硕果。
(摘自《时文选粹》)
3、成语接龙(前一成语的尾字和后一成语首字相同)。(2分)
心旷神怡 — 怡然自得 — —
4、背诵优秀的语段可以丰富语言积累,提高语文素养。(7分)
1《马说》一文中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食马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排比句是:
, , 。
② 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
相似的句子是 , 。
③李煜曾有诗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忧愁的繁多、绵延,化无形为有形,形象生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一诗中“ ,
”两句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5、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明代王叔远在《核舟记》一文中细致描写了核舟和舟上人物的形象,表现了核舟的“奇巧”,赞扬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也显示出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B、《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同志为悼念白求恩同志的逝世而写的一篇纪念性文章。作者在文中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号召全党同志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对白求恩同志逝世表示沉痛悼念。
二、现代文阅读(24分)
阅读是心灵的旅行
(一)改变我们生活的“天使”(9分)
(1)计算机领域新近兴起的多媒体技术,使不少人对此现代高科技的结晶产生了种种神秘的感觉。其实,她并不神秘。在一些城市街头开展的一种电脑彩照业务,就是多媒体技术的一项应用。
(2)多媒体,顾名思义,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角度,我们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原始信息归结为三种最基本的媒体:声、图、文。传统的计算机只能够处理单媒体——“文”,即文字、数字,至多加上图形,给人的是呆板和枯燥的感觉。它不能处理音频、视频信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这两类信息数字化以后,所占空间太大,现有硬件难以支撑。如:一张普通3寸高密软盘可存两册《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文字,若用来存图像,仅普通计算机屏幕那么大的一张就“涨库”了。多媒体技术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使电脑成为能同时处理三种媒体的集成信息系统。
(3)电视能传播声、图、文集成信息,但它不是多媒体系统。(A)通过电视,人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不能处理这些信息。(B)电脑则不同,人们可通过编程让它完成指定的工作,即实现人机对话,称为交互性。(C)多媒体兼二者之长,集成和交互是其精髓。(D)
(4)电脑技术与电视技术融合而成的多媒体技术在与通信技术结合后,一旦普及并实现全国乃至全球联网,那么,传统电脑将一改刻板的“盲聋哑”形象,变成一位既善解人意又美丽动人的“天使”,那么,您生活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将是——
(5)可视电话使您和您的朋友虽天隔一方,却交谈甚欢,如共聚一堂,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