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200字。

  2020年绥化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题共四道大题,28个小题,总分120分
  3.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题号后的指定区域内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本题共6个小题,共27分)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一位名家在感悟人生时说,生活就是两个字:苦熬。身处逆境,苦熬能够越过迷境;适逢险阻,苦熬能够战胜险阻。人生不能怕熬,要熬出精cuì(    )和境界。
  熬,是一种炎热的历炼口是一种能量的积蓄。犹如小火慢煨,___________。如果没有经受得住炙烤的钢骨铁身,难免会随时散架,乃至在悄无声息中慢慢消弭。可一旦经受住了这种炙烤,便会积蓄起炙热中饱蕴的那股能量,将执着、刚强、勇敢、大度等品质融入血脉、骨髓和胸膛,从此一辈子坚强挺立、无所畏惧。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按所给拼音写出汉字,改正文中一个错别字。
  骨髓:_________;精cuì:___________;
  正确的字是“_______”
  (2)文中方框处应该填写的正确标点是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句填入“           ”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即使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也炙热长久
  B.不但火焰微小、火势温和,而且炙热长久
  C.虽然火焰微小、火势温和,但是炙热长久
  D.因为火焰微小,火势温和,所以炙热长久
  【答案】    (1). (1)suǐ;    (2). 粹;    (3). 练    (4). (2)“,”或“逗号”。    (5). (3)C
  【解析】(1)注意“骨髓”的“髓”读“suǐ”,是三声;“精粹”的意思是“精美纯粹”,与“纯粹”的“粹”为同一个字;“历练”意思是“指经历和锻炼;经历的事情多而富有经验;经受锻炼”,“炼”的意思是“用火烧制或用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语段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受困苦的磨练而变得刚强、无所畏惧”,所以文中“历炼”的“炼”应该为“练”。
  (2)“是一种炎热的历炼”和“是一种能量的积蓄”是结构一致的单句并列,所以方框处填“,”(或“逗号”)。
  (3)选文第二段以小火慢煨 例,强调“火焰微小、火势温和”,却“炙热长久”,结合语意分析前后分句之间为转折关系。
  A.是假设关系;
  B.是递进关系;
  C.是转折关系;
  D.是因果关系;
  故选C。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和它有关的诗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
  B. 古代常用的敬辞和谦辞如今仍在广泛使用,例如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常说“拙见”,请教他人时常说“赐教”,询问别人的年龄时常说“贵庚”。
  C.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著名作家茅盾,《老王》是著名作家、翻译家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
  D. 《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为《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旧传为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是一部国别体史书。
  【答案】D
  【解析】D.有误,《左传》 编年体史书。故选D。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项是(    )
  A.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B. 小强和小刚参加学校乒乓球比赛,经过激烈的角逐,他终于夺得冠军,为班级赢得了荣誉。
  C. 中国高铁正在积极走出国门,谁也不会否认它将来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D. 学校的几名老师带领我们游览了巧夺天工的张家界大峡谷。
  【答案】C
  【解析】A.不合逻辑,“月光、树影”不能发出“沙沙的声响”,在“发出”前加上“树叶”;
  B.指代不明,把“他”改为“小强”或“小刚”;
  C.正确;
  D.用词不当,“巧夺天工”形容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应改为“鬼斧神工”;
  故选C。
  4.下列各项语法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由衷地感受到广大劳动人民的劳动热情”中两个“劳动”的词性相同。
  B. “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带,就有无限趣味”中的“趣味”在句中作宾语。
  C.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是递进关系复句。
  D. “伤痕累累”“怒发冲冠”“形势逼人”“愚公移山”这四个短语的类型完全相同。
  【答案】C
  【解析】C.“不是……而是……”表示并列关系。故选C。
  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5.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②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陆游《游山西村》)
  ③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④__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