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21060字。

  宿州市十三所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高一语文试卷
  (测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2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中秋圆月,宛若一个心灵容器,盛满了华夏儿女从古至今触景生怀的遐思,也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
  中秋,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以现代的眼光审视这样一个节日,中秋文化已经不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叙事,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传承家风是中秋文化的新内涵。中秋是万家团圆、共享天伦的美好时分,是传递历代先贤谆谆教导、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的重要时刻。在节日的感怀中,把家风祖训讲给下一代听,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的第二课堂。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
  家国情怀是中秋文化的新底色。古时游子离家,因为书信不便,唯有寓情于月,无论圆缺都成为相思的理由。斗转星移,时代巨变,家,仍然是月下的人们最深的牵挂。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共赏一轮圆月,亲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国家的变革、家庭的变迁,在团圆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小家连着国家,于万家团圆中传递浓浓的亲情,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皓月当空下,积淀的是国人的家国情怀,积蓄的是跨越发展的源源不竭的力量,注入的是建设国家的澎湃动力。
  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也铺陈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景,但只能在奋斗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无论是脱贫的农户,还是都市里白领,在中秋圆团日里,都能感受到奋斗的意义,也能明白幸福生活要靠努力。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人人都是奋斗之人,家家都是奋斗之家,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
  在月光如水的中秋,陪着家人、品着佳肴的同时,也不妨细嚼月光里那深沉的韵味,嚼出中国人活泼昂扬的文化气韵,嚼出洗礼今人心灵的文化远香,品味与时俱进的时代佳酿。天上月圆,人间梦圆,我们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愿中国和每一个中国家庭,在团圆中守望、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选自“光明网”2019年9月14日时评《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朴素的“家好月圆”希冀中,我们要以未来的眼光审视“中秋节”,中秋文化更有新的内涵、新的寓意、新的表达,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B. 在中秋节日的感怀中,传递家风祖训,这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而是种精神的传递。
  C. 今年正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亲人们在共赏一轮圆月团圈中回望奋斗的艰辛,品味收获的喜悦,从家国相依中感受祖国的繁荣富强。
  D. 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美好生活只能在奋斗中实现,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中秋圆月”为触发点,提出了我们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也是守护好我们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的观点,第二段承上启下,起过渡作用。
  B. 全文采取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主体分别论述了中秋文化的新的内涵、新的追求、新的寓意、新底色。
  C. 文章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金句,如“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等,诠释了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
  D. 结尾照应应开头,采用呼告手法,要求人们过中秋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守护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轮中秋圆月,浓缩了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国泰民安、万家团圆等美好期盼,寄托着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家国情感、美好憧憬、幸福追求。
  B. 家风家训是人生重要 第二课堂,传统家庭美德正是在这万家团圆之际,以潜移默化滋润更多心灵。
  C. 在中秋团圆日里,脱贫的农户、都市里白领只要把中秋的祝福化为创造幸福生活的动力,美好的幸福就能在眼前。
  D. 守好中秋文化这轮“皓月”既指民俗传统和文明传承,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也指在传承中更始,肩负传统迈向新程。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A项,“以未来的眼光”错误,第二段是“现代的眼光”而不是“未来的眼光”,偷换概念。
  B项,“不是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错误,第三段是“在节日的感怀中,把家风祖训讲给下一代听,给奔波忙碌的心灵一时的释放,这何尝不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肯定变成了否定。
  D项,“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美好生活只能在奋斗中实现,所以‘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错误,强加因果,倒数第二段是“幸福生活是中秋文化的新寓意。美味佳肴,花式月饼,中秋圆月见证了生活物资的丰富,也铺陈着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美好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最朴素的愿景,但只能在奋斗中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两个老师的较量
  01.16年前
  16年前,黄江一中就是国家级的重点中学了。黄江一中有两个风格迥异的老师,一个是黄老师,一个是文老师。
  黄老师40多岁,面目和善,举止儒雅,书也教得中规中矩。文老师20多岁,思想解放,教学方法新潮,颇有一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势头。
  高三年级一共有8个班,一班二班是重点班。黄老师是老资格的高级教师,学校自然把一班交给他把关。
  那么二班的班主任让谁担当呢?就在学校领导权衡比较的时候,文老师主动请缨。但校长怎敢轻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