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930字。

  高明区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  2020.7      
  说明:1.  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 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  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6.  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24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1分)
  (2)世有伯乐,□□□□□□。(韩愈《马说》)(1分)
  (3)安得广厦千万间,□□□□□□□□□!□□□□□□□。(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分)
  (4)宋代陆游《卜算子??咏梅》借梅花盛开来写个人品格高尚的词句是:□□□□□,□□□□□。(2分)
  (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4分)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无为 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 一只定期qiān xǐ的大雁,它一旦起程再要撤回去就不那么容易了。
  (2) 是的,我又化成了一滴水,和瀑布里另外的水大声xuān huá着扑向山下。
  (3) 当它jiá rán 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4) 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nù bù kě è。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B. 登上皂幕山的山顶,就能目空一切,所有景物尽收眼底。
  C. 看着倾泻而下的水柱,听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我被它的气势震撼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D. 近日,高明智湖公园的向日葵灿烂盛开,游客们纷至沓来。
  4. 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至2022年,基于全科阅读的课堂教学改革覆盖全市超过1000所以上中小学。(删去“超过”或“以上”)
  B. 佛山木版年画采取了佛山剪纸等传统工艺的精髓,乡土气息浓厚,艺术风格鲜明。(“采取”改为“汲取”)
  C. 为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教育局策划开展了“读传统经典,建文明城 市”。(把“教育局”调
  到“为了”之前)
  D.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在全体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把“阶
  段性”调到“取得了”之后)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4分)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 长。《书??尧典》中说“协和万邦”,《易??乾卦》中有“保合太和”。早在秦汉之际,天人合一、天下大一统的观念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在宋明之时,“和”的理念向社会政治、伦理、宗教、艺术等领域渗透更深。“和”字经过三千多年演化,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和谐、协调,协调统一谓之“和”; 顺和、平和,不刚不柔谓之“和”;和蔼、和气,即性情温和,待人谦和;调和,调和的原意是指调和音乐或调和味道,后人把“调和”引申为化解一切矛盾的方式;和解、和平,所谓“和解”是指结束一切纷争甚至战争。
  (1)请用一句话概括上述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2分)
  (2)请根据对联常识,将下面六个短语组合成一副对联。(2分)
  见贤思齐   和为贵   智者   知书达理   仁作贤   君子
  二、阅读(46分)
  (一)(10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