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题,约21130字。
2020年1月温州市高一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语文试题卷(B)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 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6 分)
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譬(p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sǎn)着熨贴而微苦的味道。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
B. 我感到左大腿上挨(ái)了一针,全身猛地震颤了一下,我向自己的身子望去,现在我看到了,因为他们已经把我的包扎(zhā)解开了,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C. 六只小狼从柳树丛中跑了出来,它们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jiǎo)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蠕(rú)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
D. 脸上瘦削(xuē)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jiàn)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字形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播散(sǎn)”错,应为“播散(sǎ)”;“熨贴”错,应为“熨帖”。
B项,“包扎(zhā)”错,应为“包扎(zā)”。
C项,“嘻戏”错,应为“嬉戏”。
故选D。
【点睛】字音积累法:①以点连线法对字音的考查主要以形声字和多音字为主,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以点连线的方法来复习形声所谓的“点”,指的是形声字的声旁,“线”就是指声旁相同的形声字。②我们以声旁为点向外扩散,就可以将很多形声字连成一条线,组成一个整体,大大的提高了记忆积累的效率。如以“千”(qiān)为声旁的形声字大致有“歼”jiān、“纤”qiàn或xiān、“跹”xiān、“钎”qiān、“迁”qiān等,“歼”“纤”“跹”等字都不发声旁的音,这几个字就是考查记忆的重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固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乙】“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丙】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味 B. 暗示 C. 固然 D. 直截了当
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处,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以非典型的文学作品呈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恰恰是奥尔加与彼得这两位几无交集的作家的共同之处,也是这次诺贝尔文学奖“双黄蛋”的价值所在。
B. 在今年第33届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选手们常常围在一起相互鼓励并认真总结得失,赢得的远远不只是比赛的胜负。
C. 通过经济频道的特邀专家对当下猪肉市场供需情况的深度剖析,让广大观众意识到了这个问题——2020年春节的猪肉价格将呈现缓增趋势。
D. 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暑期极其火爆,对此,影迷普遍认为,影片受欢迎的原因是新奇的剧情、搞笑的对话及其能强烈地反映现实等因素造成的。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 日与其徒上高山 B.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C.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D. 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