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400字。

  备战2021高考语文——必修一文言文知识梳理
  【烛之武退秦师】
  一、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语气词,了。)
  2、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4、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通“缺”,侵损,削减。)
  5、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6、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
  二、古今异义
  1、贰于楚也(贰,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无能为也已 (无能,古义:不能;今义:没有才能)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4、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乏困,古义:缺少的东西;今义:疲惫困倦。)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6、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到)
  7、敢以烦执事(执事,古义:您;今义:掌管某事的人)
  三、固定词句
  1、夫晋,何厌之有 (何……之有:表反问的句式,译为:有……的呢)
  2、佚之狐言于郑伯曰(言于……曰:对……说)
  3、焉用亡郑以陪邻 (焉用:为什么要)
  四、文化常识
  1、《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依照《春秋》编次,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二百四五十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史学和文学价值。它的叙事写人的成就,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的重大发展。《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左丘明所著。《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最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最大的编年体史书是《资治通鉴》。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是《汉书》。“春秋三传”是指《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3、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4、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5、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6、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7、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