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6970字。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八年级语文试题
(友情提醒:本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
一 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根据要求填写古诗文名句。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君子好逑。 (《诗经》)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为霜。 (《诗经》)
(3)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李白《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寒噤(jīn) 嘹望(liào) 矗立(chù) 接踵而至(zhǒng)
B.襁褓(qiǎng) 蛮横(hèng) 推搡(sǎng) 怒不可遏(è)
C.浮燥(zào) 虔诚(qián) 堕落(duò) 震耳欲聋(zhèn)
D.慷慨(kǎi) 缅怀(miǎn) 雾霭(ǎi) 不修边副(fú)
3.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4分)
生命如画,有浓墨泼洒,也有淡笔轻描:生命如歌,有轻吟浅唱,也有黄钟大吕。君不见李太白、杜工部之一生,浓墨泼洒, A (铸就 造就)生命之伟大:裴多菲、雪莱之一生,淡笔轻描终写尽生命之 B (真理 真谛)。君不见轻音浅唱之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高歌猛进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生命是山,我们无法预估它的长度,我们只好追求它的高度。生命是路,它是由一块块不起眼的沙石组成的,而不是铺金布银,平平淡淡中尽显生命之完美。但是会迎来明天海上初升的太阳。
(1)为文中A、B两处选择恰当词语。 (2分)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北冥有鱼》出自《庄子》一书的内篇《逍遥游》,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马说》作者柳宗元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马克.吐
温是美国作家, 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
B.演讲稿的语言可以有不同的风格,或庄重严肃,或轻松活泼,但总体来说应该尽可能体现口语化、大众化的特点,尽量避免使用听众不熟悉的方言、文言或生僻词语。
C“记”是一种文体,为记述事物的文章;《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也称《诗三百》,分为《风》, 《雅》, 《颂》三个部分; 《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大会上做的一次讲演,因为他在回去的路上便被特务暗杀,所以就成了“最后一次讲演”。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当保尔完全瘫痪,双明失明时,他也从没有灰心丧气,从没有一点自杀的念头,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八年级语文‘第1页 (共6页)
二 古诗文阅读(20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 (15分)
(甲)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
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腰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5.给下面句子正确停顿(2分)
夫 然 后 骐 骥 騕 袅 与 驽 骀 别 矣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一食或尽粟一石
(3)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4)辽乎其不可以及也
7.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策之不以其道 不屡策,不烦御
B?? 食之不能尽其财 饮水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