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50字。

  2020年高考作文江苏卷深度解析及范文
  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20年江苏高考作文真题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
  审题
  限制性
  1.真实写作情境限制。题目提供的写作情境由四句话组成。
  第一句提出命题——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第二句是对命题进行具体的诠释和限制: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
  第三句进一步收紧限制,将第二句所说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限制在“智能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忽略这个限制,会导致偏跑。
  第四句是对第三句的诠释和限制,同时也是写作的提示,考生要针对第四句提示的问题去展开联想和思考。
  2.写作任务限制。本题目为新材料作文,考生需要准确、全面地理解材料内容和含义,从而准确审题立意。虽然题目的任务部分设置比较简单,但材料的限制部分隐含着任务要求。考生可以将任务具体理解为:智能互联网时代,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和你“未来的样子”有何关联。
  3.价值观限制。题目第一句“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个成语的情感色彩偏褒义;第二句“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命题人倾向于积极的价值取向;第三句评价智能互联网时代的“这种环绕”“这种塑造”,“更加紧密”“更加可感”,再一次呈现积极倾向的评价;第四句情感取向更加明显,“惺惺相惜的点赞”“情不自禁的分享”……使得“你未来的样子”都有了褒义色彩。
  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也属于题旨的一部分,考生写作时要尊重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不能因为互联网时代存在“网络毒鸡汤”,我们就违背命题人的价值指向顾左右而言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