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170字。

  《木兰诗》知识点(课后思考+课文解读)
  重点知识
  一、作者简介
  五六世纪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与柔然族在黑山、燕山地区进行过长期的战争。这与诗里所写的木兰出征路线正相吻合。这可能就是《木兰诗》的历史背景。
  二、文体知识
  乐府,本是汉武帝设立的音乐机构,其职责有训练乐工,制定乐谱,采集歌词等。魏晋南北朝时将乐府收集编录的诗称为“乐府诗”,乐府诗以五言为主,兼有七言及杂言。
  三、相关资料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与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木兰,中国古代女英雄,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闻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她为“孝烈将军”,设祠纪念。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其事迹被多种文艺作品所表现。
  四、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伙伴)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
  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
  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
  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
  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帖:
  昨夜见军帖(文告)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市:
  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
  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四)词类活用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