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24890字。

  巴蜀中学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三)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通俗小说最早实际上是一种口头艺术,属于表演性质的伎艺。
  早在唐代,一种由僧人表演,被称作“俗讲”的口头伎艺就开始流行于佛教寺院,它在宣讲佛教经义的同时,掺入佛教故事乃至世间尘俗故事,其演唱的底本称“变文”。到了宋代,城市经济的繁荣使通俗文艺获得了长足发展,俗讲伎艺也由寺庙转移到了城市的瓦舍、勾栏之中,表演者已经完全是职业艺人了。此时,由俗讲伎艺演变而出一种“讲唱”艺术,其中包括鼓子词、诸宫调等,形式上均为有说有唱,内容也都是讲述故事。它们为戏曲的诞生准备了条件,同时也是通俗小说的血亲。当时还有一种表演伎艺叫作“说话”,元明以后改名为评话、说书等。源于俗讲的说话,作为一门表演艺术,与俗讲一样,也有底本,这种底本被称为“话本”。话本就是我们所讲的通俗小说。进入元代,那时的说话远不及戏曲发达,其话本写作也无大的发展,基本上承袭宋代的传统,所以在通俗小说史上人们是把宋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
  总的来讲,宋元话本的水平都还处在通俗小说的初级阶段。形式上它们有明显的说话伎艺的痕迹,如语言的俚俗化、表演上的插科打诨、讲述上对诗词赋赞的运用等等;作品的审美倾向也主要集中在消遣娱乐和猎奇搜异方面。小说对民生的关注、人性的剖示以及生存价值的探寻,却都做得相当不够。写成于宋末元初的《醉翁谈录》一书,记录下了当时一百余种小说名目,其中灵怪类、烟粉类、神仙类、妖术类就占了全部作品名目的一半以上。这些作品除了怪诞因素之外,并无什么可取之内涵。
  除了题材方面的不足,宋元话本在艺术性、思想性方面也都十分缺欠。话本把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当作吸引读者的主要手段,大多数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开掘都没有倾注功力。这与说话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说话是一种时间的艺术,它必须通过情节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情节属于小说诸要素之一,没有情节也就没有故事。事实上,话本在这方面的注力也的确使得古典小说在创作技巧上有了相当大的提升。但是,仅仅注重情节便使得小说基本上停留在娱乐的层次上,读者在猎奇之后,并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审美享受。此外,话本创作者的文学修养较低,也是话本艺术层次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当时大多数文人作家对话本小说的创作都持鄙视的态度,根本不屑于染指;元代的下层文人又都把兴趣集中在戏曲方面,这样,话本的写作就只有由那些水平不高的民间艺人来担当了。
  进入明代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壮大,通俗文化也更为兴盛。一些观念比较先进的文人作家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介入通俗文学的创作。他们的加盟使得小说创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较宋元更大的质的飞跃。由此,通俗小说终于彻底摆脱了附属于说话的地位,成长为独立的文学形式。一批流传千古的小说巨著诞生了,它们把通俗小说的创作推向了高潮。
  从难登大雅之堂的勾栏伎艺之附庸到蔚为大观、风靡天下,通俗小说经过不断的演进,在明代实际上已取代了诗文的地位,成为当时审美文化的正宗和主潮。
  (摘编自王小舒《微博橙子辅导》)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既肯定了话本在情节上注力所起到的作用,也否定了其消极的审美倾向。
  B. 通俗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挣脱说话的束缚,直到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
  C. 创作者水平较低以及作品重情节而轻人物与主题,致使宋元话本的艺术性偏低。
  D. 小说史上宋元被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因此元代小说仍未脱离宋代话本的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形式特点、审美倾向、题材特点及艺术性等方面,对宋元话本进行了论述。
  B. 文章追根溯源,展现了通俗小说从唐至明的演变过程,重在表现明代小说的成就。
  C. 文章以《醉翁谈录》中记录 小说名目为例,论证了宋元话本的审美与选材特点。
  D. 文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叙表现文化现象,以议揭示文化实质,颇具说服力。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通俗小说由早期的口头艺术成长为独立的文学样式,文人作家的介入功不可没。
  B. 宋明时期,通俗文艺的兴盛都依赖于经济的繁荣,可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 宋元话本的创作暗合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D. 话本小说发展到明代,其社会影响和艺术价值已然超过了自己的母体——说话。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C级。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等。本题选正确的一项。
  A项,“也否定了其消极的审美倾向”无中生有,原文是“除了题材方面的不足,宋元话本在艺术性、思想性方面也都十分缺欠。话本把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当作吸引读者的主要手段,大多数作品对人物的塑造、主题的开掘都没有倾注功力。这与说话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作者对宋元话本的审美倾向只是客观陈述,并没有作“消极”或“否定”的评价。
  B项,“通俗小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能挣脱说话的束缚,直到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错误,根据原文“进入明代以后,随着商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壮大,通俗文化也更为兴盛。一些观念比较先进的文人作家顺应时代潮流,开始介入通俗文学的创作……由此,通俗小说终于彻底摆脱了附属于说话的地位,成长为独立的文学形式”,可见通俗小说摆脱附属于说话的地位,是在一些观念比较先进的文人作家开始介入通俗文学的创作之后,并不是因为“明代通俗文化的兴起”。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我用手机支付宝扫一扫,付完款后便可享受到舒适的按摩服务。”日前,市民罗先生到嘉兴八佰伴购物中心一家火锅店吃饭,由于该火锅店人气格外火爆,因此不得不在外面排号等位。为了打发时间,罗先生干脆就在附近一台共享按摩椅上做起按摩来。
  不仅仅是共享按摩椅,在全国多地的机场候机室、车站候车大厅、商场、餐厅等位区,近年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