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4640字。
湖北省随州市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答题时,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27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评论,完成1~4题。
“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
嵇绍玉
①书法史上的魏晋时期留下了无尽的辉煌,以清雅、高逸、流美、洒脱为特征的“魏晋风韵”,一直被后期书家苦苦追索。书法演进有种奇特现象:一种审美风格的形成,从萌动、滋生、繁茂、壮大到成熟,往往经过漫长时间的孕育,高峰形成后又迅速坍塌。同样,“魏晋风韵”在隋唐后便跌入低俗,虽也不乏书家踵其前贤而光耀千秋,但水准始终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只能空发仰慕之思。
②书法特别垂青于魏晋,魏晋书家才情早熟,素养宽博,韵致别具,人才辈出各领风骚。我们从书家行为与心路历程便可知晓“魏晋风韵”产生的本质和动因。魏晋时期书家大多放浪形骸,举止超脱,不滞于物,不拘于事。这种外界表现缘于他们充沛的内在感情。他们情感丰富,易于动情,对事对物一往情深,执著而痴迷。而这种情感体认与把握,又缘于他们对生命意识的高度敏感。一方面,他们哀叹生命之仓促短暂。王献之《桃叶歌》中的“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对人生短促一唱三叹深感于怀,人生如梦、所欣皆为陈迹的悲凉始终萦绕胸际。另一方面,他们感受到生命反复无常。那个时代,谁都可能瞬间抓住偶然的机遇而登朝入室,谁都可能因不测之际而面临灭顶之灾,世事动荡成为人们存活的强大而酷烈的异己力量。《三国志??钟繇传》中记载:“人当道情,爱我者一何可爱,憎我者一何可憎!”正是社会炎凉极好的写照。再一方面,他们欷歔生命之虚空无依。谢安在《与支遁书》中说:“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生命随波逐流、风雨飘摇,使得趁时纵欲、及时行乐心态甚嚣尘上。为此,他们反复叩问生命真谛与意义,在心灵深处自觉地认识到,真正的人生就是要以自己的风度、智慧和思想来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用宽广旷达的胸怀深情拥抱这个世间。
③这种自觉的“生命之思”,直接导致“魏晋风韵”的形成和发展。而与之相比较,后世书家再也没有这种自觉自醒的机缘,失去了原生态感悟的底蕴,有的仅是享受智慧之果的福报,以此唤醒自己的审美意识,“睡他人之榻,被他人唤醒”,正是后期书家无法超越“魏晋风韵”的本质原因。
④从书法史上最接近王羲之、王献之的书家来分析,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⑤功利目的和生活体验使智永成为“魏晋风韵”的谢幕者。作为“二王”后裔的隋朝书家智永书艺过人,但他书写目的十分功利,生活方式也十分怪异,躲进楼阁临摹40年,只望复兴祖上宏业,留芳百
(选自2019年12月2日《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3.第⑧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
3.“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请简要作答。(3分)
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魏晋书家大多洒脱超然,书风追求自由随性,书作崇尚韵味、清逸流美。
B.“二王”是魏晋书坛杰出代表,后世书家因种种局限难以超越他们。
C.苏轼认为,只要融入主观情感,恪守严谨法度,就能写出佳作。
D.选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结构紧凑,逻辑严密,说服力强。
【分析】本文第①段提出论点:“魏晋风韵”难以超越。第②③段论证“魏晋风韵”形成的原因。第④段到结尾,举智永、米芾、苏轼、赵孟頫等人的例子论证后世无法超过的原因。
【解答】(1)本题考查议论文论点。论点是能够表达观点的陈述句,结合题目、开头、结尾以及文章中其它关键词句进行概括。文章题目“‘魏晋风韵’为何难以超越”提出了本文的论题,结合文章第①段“同样,‘魏晋风韵’在隋唐后便跌入低谷,虽也不乏书家踵其前贤而光耀千秋,但水准始终难以接近、持平或超越,只能空发仰慕之思”可知,文章的论点是:“魏晋风韵”难以超越。文章第①段提出论点,第②③段论证“魏晋风韵”形成原因,第④段到结尾,则用举例的方法论证后世无法超过的原因。
(2)本题考查论证方法。①论证方法判断。引用了明代王世贞在《彝山堂笔记》中的话,故判断是引用论证(道理论证)。②作用分析。结合段首句“时代审美和承续动机使赵孟頫成为‘魏晋风韵’追随者”可知,引用王世贞的话证明了时代审美和承续动机便赵孟頫成为“魏晋风韵”追随者的观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3)本题考查内容分析。结合第③段“这种自觉的‘生命之思’,直接导致‘魏晋风韵’的形成和发展。而与之相比较,后世书家再也没有这种自觉自醒的机缘,失去了原生态感语的底蕴,有的仅是享受智慧之果的福报,以此唤醒自己的审美意识,‘睡他人之楊,被他人唤醒’,正是后期书家无法超越‘魏晋风韵’的本质原因”可知,“魏晋风韵”难以超越的原因是:后期书家只注重审美,没有像魏晋书家一样自觉地深入思考生命的真谛与意义,证明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4)本题考查内容分析。
ABD.正确;
【点评】议论文如何确定中心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2、当碰到文中没有现成的表达论点的句子时,尽管有一定难度,但也有方法可循:需要在准确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抽取文章核心,依据论题和论据,参考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准确判断和提炼作者的观点,然后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要注意的是,有些文章中表达中心论点意思的句子不止一句,需要加以比较,找出最简洁、最明确的句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5~9题。
纪念傅雷
施蛰存
①1966年9月3日,是傅雷和夫人朱梅馥离开这个世界的日子。今年今天,正是20周年纪念。这二十年过得好快,我还没有时间写一篇文章纪念他们。俗话说:“秀才人情纸半张。”我连这半张纸也没有献在老朋友灵前,人情之薄,可想而知。不过,真要纪念傅雷夫妇,半张纸毕竟不够,而洋洋大文却也写不出,于是拖延到今天。
②现在,我书架上有十五卷的《傅雷译文集》和两个版本的《傅雷家书》,都是傅敏寄赠的;还有两本旧版的《高老头》和《欧也妮??葛朗台》,是傅雷送给我的,有他的亲笔题字。我的照相册中有一张我的照片,是1979年4月16日在傅雷追悼会上,在赵超构送的花圈底下,沈仲章给我照的,衣襟上还有一朵黄花。这几年来,我就是默对这些东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