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860字。
试卷类型B
2020届天河区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语文
2020.2.11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6年是汤显祖、莎士比亚和塞万提斯逝世400周年。对中国学界和演艺界而言难得一见的“汤显祖年”带给我们一个思考,究竟应当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汤显祖形象呢?
汤显祖的人生历程非常复杂。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祖上四代有文名。汤显祖从22岁开始到北京春试,四次落第,直到34岁才考中进士。后自请到陪都南京任职7年,因上奏激烈抨击朝政的《论辅臣科臣疏》,42岁被贬谪广东徐闻典史任。旋又被“量移浙江遂昌知县”,最后挂冠而去。如此跌宕起伏、震撼朝野的人生经历,与汤显祖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不无关系。
可莎士比亚的人生经历就简单得多。他22岁从家乡来到伦敦后就从事与戏剧有关的工作。前后22年他一共完成了37部剧作。莎士比亚整整52年的戏剧创作生涯,其中绝大部分时间是与伦敦剧团、剧场、剧作密不可分的。除了家乡和伦敦,莎士比亚几乎没有去过别的地方。除了戏剧活动,他也几乎没有其他经历。他的短暂的一生实际,上就是为戏剧而生的。
从创作态度上看,汤显祖的剧作都是在闲暇时光而作。《紫萧记》写于第三次到第四次春试期间。将《紫箫记》改为《紫钗记》也是因“南都多暇,更为删润讫,名《紫钗》”。《牡丹亭》也写于遂昌闲暇时光,准备挂冠而去之前,“后二梦”更是在故乡赋闲时有感而作。他吸屈骚六朝之丽辞俊语,纳唐宋八大家之丰沛语韵,创造了玑珠婉转、丰华美瞻的诗句文韵。
“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惊梦》)等这样的名句名段,经梅兰芳的传唱,更是深入人心了。而莎士比亚的剧作全是他在伦敦剧团时作为职业剧作家而作的,主要是为了票房收入,为了生存尽管如此,当人们观看他的戏剧演出时,还是会强烈地感受到他天才的剧作使我们“生存得到了无限度的扩展”。
从社会身份来看,汤显祖的“剧作家”的身份实际上是被当代人所确立的,因为直到清代,汤显祖仍被称作是“填词大家”,并不被认为是剧作家李渔认为作为“词坛赤帜”的汤显祖已经达到了绝顶的高度,但他并不认同汤显祖在剧坛的地位而莎士比亚和他同时代的剧作家相比,基本上是一个专门为公共剧场的观众创作的剧作家,他创作的目的主要是为观众提供娱乐,因此,剧作中的故事情节,支撑情节的人物性格等是莎士比亚最为关注的,而汤显祖只是为文人阅读和士大夫观赏而创作演出本。
基于儒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心性修养基础之上的古代文人“成人”功夫,“君子不器”乃为最高的人生审美境界。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圣外王之道,不会将现代分工意义上的琴棋书画、诗书画印等某一门技艺作为稻粱谋而终身为之,而只是在日常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自我修为中成就自己全德的文人趣味、人生境界。因此,汤显祖这位古代士大夫文人的杰出典范,绝对不会把戏曲视为其人生的终极目的,更不会为谋生取悦观众而填词,恰恰相反,汤显祖的“四梦”填词都是他作为与文人间建立“相为赏度”的机缘而起兴的。而这种中国古代士大夫文人的人生志趣是伊丽莎白时代的莎士比亚所完全不能理解的。
(摘编自邹元江《我们应当向世界传递怎样的汤显祖》)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汤显祖因直言政事而屡遭贬滴,最终挂冠而去,转而借写戏剧来抒写跌岩起伏的人生经历。
B. 从创作态度看,汤显祖和莎士比亚有着很大差别,前者是为了消磨时光,后者是迫于生计。
C. 莎士比亚戏剧的娱乐性目的,决定了其只需在戏剧的情节设置、人物塑造上苦下功夫即可。
D. 汤显祖直到清朝仍只被称作“填词大家”而非剧作家,其戏剧才华并未被当世所普遍认可。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开篇提出问题,然后分别从人生历程、创作态度和社会身份等方面进行了逐一回答。
B. 二三两段用并列式结构,介绍汤显祖、莎士比亚不同的人生经历及对其戏剧创作的影响。
C. 文章论述了莎士比亚、汤显祖戏剧迥乎不同的特征,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多角度分析。
D. 文章尾段通过援引儒家经典言论,阐述了汤显祖不把戏曲视为人生终极目标的深层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莎士比亚单纯的人生经历,对戏剧超乎常人的坚守,为其成为杰出的戏剧大师奠定了基础。
B. 汤显祖戏剧深入人心,与其独具魅力的词曲风格及后来艺术家的精湛演绎、传唱不无关系。
C. 汤显祖的士大夫身份,导致其剧作观赏群体较为单一,没有莎士比亚剧作那么强的生命力。
D. “君子不器”的人生追求,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将戏剧创作当作自己的趣味而非终身职业。
【答案】1. B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转而借写戏剧来抒写跌岩起伏的人生经历”分析错误,于文无据,原文表述为“如此跌宕起伏、震撼朝野的人生经历,与汤显祖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不无关系”,说明汤显祖走上戏剧创作之路与仕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本轮猪肉供应减少、价格上涨,一方面是因为猪瘟病毒持续扩散,猪瘟横扫各地,造成大量的猪死亡,生猪资源紧缺;一方面是因为自2015年以来的环保政策关停了不少养猪小作坊,农村禁养区没有养猪场了,养猪场数量有限导致供给不足。另外,正常的猪周期也是原因之一,猪周期是一种正常的经济周期,猪肉价格上涨时,就会刺激养殖户大量养殖,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