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23540字。
上海市静安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场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2.所有作答务必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区域,不得错位。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
3.用2B铅笔作答选择题,用黑色字迹钢笔、水笔或圆珠笔作答非选择题。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题。
(1)林庚在《说“木叶”》中为了说明意象的需要,引用了杜甫《登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
(2)《阿房宫赋》末尾写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
(3)《红楼梦》是____朝作家____写的一部中国古代________体长篇小说。小说有两条主线:一条以贾府为中心,叙述____________四大家族从鼎盛到衰败的过程,同时以宝黛钗爱情悲剧为中心,叙述大观园中人物命运。
【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 清 (4). 曹雪芹 (5). 章回 (6). 贾史王薛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和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和文学常识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理解性默写必须审清题干,准确把握诗句内涵,如第一题中的“木叶”“意象”等关键词。“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中的“亦”“复”“也”容易写错或漏写。《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相关作者、年代、体裁等文学常识需要牢记。
选择题。(4分)
2.下列词语理解和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目无全牛:比喻看事物只见局部,不见整体
B. 踌蹑满志: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C. 报薪救火:比喻因为方法不对,虽然有心消灭祸害,结果反而被祸害消灭。
D. 缘木求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
3.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①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
②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
③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④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②①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①②③
二、阅读(50分)
(一)(13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英诗中“西风”形象的流转
包慧怡
一切要从一首名为《西风啊,你何时吹拂》的中古英语小诗说起。
西风啊,你何时吹拂/让细雨轻降?
对这首诗的赏析离不开对它的中心意象“西风”的理解,下面、我们简单梳理一下 “西风”在欧洲古典时期至现代诗歌史上的演变。
希腊神话中的西风之神是仄费洛斯,早从古典时期起,相较于北风波利阿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