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4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do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do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2.do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默写专题练习.doc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鉴赏专题练习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8分)
【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乙】 登楼①
杜甫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②。
【注】①此诗是诗人客居四川第五个年头所写。②梁甫吟:亦作“梁父吟”,《三国志》说诸葛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用乐府旧体写边塞战争,意象新奇,设色鲜明,把战斗的气氛渲染得凝重而惨烈,突出了将士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B.甲诗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C.乙诗颔联从诗人登楼所见的自然山水描述山河壮观,上句从时间上驰聘遐思,下句从空间上开拓视野,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
D.甲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魅力;乙诗即景抒情,写登楼的观感,融自然景观、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壮境阔,寄意深远。
26.“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甲、乙两诗尾联在思想感情及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试作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2分)C
26.(2分)示例一: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况都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
示例二: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阅读专题练习
7.名著阅读(8分)
(1)阅读《西游记》片段,完成填空。(3分)
那猴道:“你可是东土大王差往西天取经去的?”……三藏闻言,满心欢喜,道:“你虽有此善心,又蒙A教诲,愿入沙门,只是我又没斧凿,如何救得你出?”那猴道: “不用斧凿……”
“此善心”具体指 ,A是 (人物),三藏救得那猴出来的方法是 。
(2)下面这首诗,涉及《水浒传》中的三个情节,请写出其中两个。(2分)
闲来乘兴入江楼,渺渺烟波接素秋。呼酒谩浇千古恨,吟诗欲泻百重愁。
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搔动梁山诸义士,一齐云拥闹江州。
① ②
(3)《 》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全书包括十表、八书、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 。(2分)
(4)《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 的一部科普巨著。(1分)
7.(1)指那猴“我愿保你取经,与你做个徒弟”。 观音菩萨 上山去把如来的金字压帖揭起(3分,意思对即可)
宋江醉酒后在浔阳楼题反诗。戴宗送假信被识破,沦为阶下囚。众好汉为救宋江和戴宗,在江州劫法场。(2分)
(3)史记 列传(2分)
(4)法布尔(1分)
7.名著阅读。(3分)
《红星照耀中国》原名_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 _________ 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
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_____________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