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综合性学习专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写作专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词鉴赏专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词默写.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阅读.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基础知识.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名著阅读专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默写专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综合性学习专题.docx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词鉴赏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5-27题。(8分)
  【甲】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乙】行秋
  徐现
  戛戛秋蝉响似筝,听蝉闲停柳边行。
  小溪清水平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
  注:①筝:古筝。
  25.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是诗人被贬朗州时所作。全诗融景、情、理于一炉,不仅仅写出了秋天的生机,更抒写了一种高扬精神。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秋歌,给读者留下了一份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
  B.甲诗“我言秋日胜春朝”用对比手法,热情赞美秋天,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更胜过一筹,这是对自古以来那种悲秋论调的有力否定。
  C.乙诗整首诗以静为主,又辅之以鸣蝉、飞叶来增加动感,达到了以静衬动、动静相生的艺术效果。
  D.乙诗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了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
  26.读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雪”两句后,在你脑海中会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呢?请简要描述。(2分)
  27.上面两诗都是写秋天的,但意境却不相同。请分析两诗分别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 分)
  【分析】《秋词》是唐朝著名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天和秋色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
  《行秋》是南宋诗人徐玑的作品,代表了其艺术风格。诗中纯然一派秋景,秋蝉鸣叫,秋柳披拂,秋水如镜,秋叶轻扬,构成一幅安谧恬静的早秋风景画。字里行间流露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古诗阅读
  2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5分) 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注释】韦庄,晚唐诗人。台城,就在在家今南京市鸡鸣寺一带,靠近玄武湖。
  (1)诗的第二句中一个“_________”字写出六个短促的王朝一个接一个地衰败的史实,突出了变换之速;而一个“_________”字,则借鸟的欢啼之声,巧妙地表达出诗人面对历史遗址的感慨、怅惘的心情。(2分)
  (2)诗的三、四两句,颇为后人称道。请你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结合诗歌内容进行赏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梦  空(2分,各1分。)
  (2)运用拟人手法,用台城柳不管王朝兴衰,不解诗人感慨,写出了历史衰败的无奈,角度巧妙,耐人寻味。(3分。也可从对比角度进行分析,比如生机勃勃的台城柳与王朝的兴亡形成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无情。意思符合,酌情给分)
  (四)古诗阅读(4 分)
  13.阅读诗歌,根据你的理解,补全下列对话。(4 分)
  山中      山中
  〔唐〕王勃     〔唐〕王维
  长江悲己滞,    荆溪白石出,
  万里念将归。    天寒红叶稀。
  况属高风晚,    山路元无雨, 山山黄叶飞。    空翠湿人衣。
  老师:读罢这两首同题诗,你们更喜欢哪一首?
  小明:我喜欢王勃的。长江停止了奔腾,黄叶开始了翻飞,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分类练习:综合性学习
  15.语文实践活动(6分)
  进入中学,同学们都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与人交往,需要真诚与爱心。你愿意和大
  家一起分享你的交友之道吗?
  七年级(6)班举行了“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些问题,请你来参与解决。
  (1)活动前,班级为此出了一期”新同学,新朋友”的黑板报,请你代拟一个小标题。(1分)
  (2)活动中,将全班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搜集、阅读、整理有关交友的资料。请你举出一个交友的典故,并简要说说典故内容。(2分)
  (3)你的同学小明最近和学校里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也比较差的同学走得较近。为了请他们吃零食、看电影,他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作为他的同学,你该如何劝说他?(至少引用一个有关交友的成语、谚语、名言或格言诗句。)(3分)
  【分析】(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结合板报主题“新同学,新朋友”,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来表述即可,要能突出“友谊”“友情”这一主题。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根据题干要求,列举有关“交友”的典故,并简介内容即可。
  (3)本题考查口语交际。组织语言时,要注意对象,要委婉一些,语句要通顺。劝说型口语交际,要尊重对方,这样才能拉近彼此的心理距离,获得较好的劝说效果,结合“为了请他们吃零食、看电影,他经常向家长伸手要钱”,可以,先肯定小明的仗义大方,再顺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