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7690字。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珠海市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普通高中学生学业质量监测
  高二语文
  本试卷共10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综观人类的文明史,实际上就是人类不断抗击灾难的历史。不同的灾难对人类文明的意义也不一样。作为一种精神生产方式,文艺也在对灾难的表现中不断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接通人类有关灾难的思想传统,不断攀升精神与审美的高度。所以,如何真实地描绘灾难,刻画灾害中的人物,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并进而对灾害进行反思,从而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更理性地面对自然和人类自身,是文艺家们应该长久探索的问题。可以想见,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灾害将长久地留在中国和世界人民的记忆中,对它的书写也将继续下去。
  ②如果对世界文艺史上优秀的灾难文艺进行考察,它们大概体现出如下的特点,可以作为此次抗疫文艺创作的参照。
  ③首先是强烈的现场意识。现场感最能体现出文艺在灾难面前的人类担当意识。在富于现场感的灾难文艺作品中,灾难仿佛就发生在自己的身边,它们以逼真的方式将灾难告诉世界,为人们的记忆提供了完整的灾难地理坐标,复现出真实的灾难场景,特定的事件、人物、气氛如在眼前,从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当然,这一切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剪裁,力求将有代表性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与事件呈现出来,从而构成完整的灾难叙事。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提供令人难忘的人物与故事,尤其是那些堪称中流砥柱的英雄,他们可能本身就是杰出人物,但也可能是平头百姓。许多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草根”阶层,普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平头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平凡得让人无法记得住他们的面孔,但当灾难来临时,却迸发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和智慧。人民创造历史,正是他们在灾难中的人生轨迹、性格命运,灾难中的生存与死亡、希望与绝望,彰显出人类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力量。
  ④其次是自觉的超越意识,在发现与反思中建构人文精神。在优秀的灾难文艺中,反思型的作品令人瞩目,它们常常从一些新的角度去把握,去打量,将灾难中的一切作为思考对象去反思,以忏悔之心检讨错误与教训,以善良的愿望祈祷人类的平安,以建设性的态度呼吁社会的改革,帮助社会成员树立自觉的灾难意识。对此次新冠肺炎而言,可以预见,我们的文艺将会从人与自然、生命,自我与他人,个人利益与公共关系,疾病与病毒的意义,药物与医疗的本质,国家制度与卫生防控体系及其国民安全保障体系,国际间的救助合作机制,业科技创新与科研伦理,直至社会的文明水平等方面作出思考。它应该,也必将会把十几年前的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⑤最后,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对灾难文艺本身的发展做出贡献。它们不断丰富世界文艺史上灾难美学的含义,使灾难文艺成为有别于一般文艺的特殊类型。从题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思考方式、抒情手段等诸多方面,灾难文艺已经形成和积累出属于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作为重大题材,优秀的灾难文艺从不以为题材就能决定一切,更不会企图只以悲情换取眼泪,它们时刻警惕以浅薄的心灵鸡汤拉低精神的天际线,杜绝以虚假和恶劣的个性化哗众取宠、博人眼。唯有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椎心泣血,精益求精,才会创作出感天动地的优秀之作。正因为志存高远,伟大的灾难文艺常常因为其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超越其自身,站到了人类思想与艺术的巅峰。
  ⑥客观地说,中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并不高,与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与现实相比,中国为世界贡献出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还不多。现在,中国的文艺家们又一次站在了灾难面前。相信我们的文艺家们一定会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继承灾难文艺的优秀传统,创新创造,奉献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摘自汪政《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原载:《文艺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优秀的灾难文艺总是能超越局部灾难的表现,接通人类有关灾难的思想传统,不断攀升精神与审美的高度,从而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B.灾难文艺作品以逼真的方式将灾难告诉世界,复现出真实的灾难场景,给人以身临其境的强烈震撼。
  C.新冠病毒丰富了世界文艺史上灾难美学的含义,定会把十几年前的非典文艺的灾难美学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D.从客观地角度看,与西方相比,中国的灾难文艺总体水平并不高,中国为世界贡献的优秀灾难文艺作品还很少。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一分一总的结构,对应于提出问题,结合优秀灾难文艺特点解决问题,最后结合现实发出呼吁三步骤。
  B.文章概括分析了世界文艺史上优秀的灾难文艺的三个特点,旨在探讨“如何书写抗疫文艺”的中心问题。
  C.第⑤段拿灾难文艺与一般文艺进行了正反对比论证,以证明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能为其自身的发展做出贡献。
  D.文章结尾处明确指出我国虽然有着多灾多难的历史,但优秀的灾难文艺作品并不多的现状,分析客观且有警醒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新冠疫情,文艺家们应长久探索如何挖掘特殊情境中人性的复杂性,对灾害进行反思,而不能随着疫情的停止而停止对疫情的书写。
  B.许多作品都将镜头对准了“草根”阶层,普通的、来自各行各业的平头百姓,可见这些些平民英雄比杰出人物更值得书写。
  C.伟大的灾难文艺常常凭借其在题材、主题、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诸方面无可比拟的独特性超越灾难文艺自身,从而站到了人类思想与艺术的巅峰。
  D.灾难面前,我国的文艺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守正出新,力争创作出能与世界灾难文艺经典对话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今天,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教育部在深入调研、总结高校自主招生和上海等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也称“强基计划”),遴选部分高校开展试点。2020年起,不再组织开展高校自主招生工作。
  据悉,“强基计划”主要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