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驿路梨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教案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教学反思新人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4驿路梨花教学课件新人教版.ppt
  14  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仔细体会记叙中的抒情。
  2.掌握基本的快速阅读法。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故事大意,积累重点词语,把握标题的深刻含义。(重点)
  2.学习直接、间接描写相结合的写人方法;体会构思的新颖,结构的巧妙;理解文章主题。(难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弘扬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春天一到,万物复苏,百花竞放。不必说鲜艳如火的桃花,也不必说粉红似霞的杏花,单是那洁白胜雪的梨花,就能引起人们的无边遐思。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倾其笔力,大绘春花,曾留下许多不朽的篇章。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
  基础梳理
  1.字词清单
  (1)生字注音
  陡峭(qiào)      露宿(lù)         喷香(pèn)
  菌子(jùn)       麂子(jǐ)           撵走(niǎn)
  修葺(qì)        恍惚(huǎng hū)   掩映(yǎn)
  驿路(yì)        简陋(lòu)        香气四溢(yì)
  (2)理解词义
  ①修葺:修理(建筑物)。葺,修理,修建。
  ②折损:因过分尊重使人承受不起,客套话。
  ③驿路:这里指过往行人所走的道路。
  ④迷茫:广阔而看不清楚。
  ⑤恍惚:精神不集中,神志不清;不真切,不清楚。
  ⑥简陋:简单粗陋不完备。
  ⑦延伸:延长伸展。
  ⑧晶莹:光亮而透明。
  ⑨修长:长。修,也是长的意思。
  ⑩陡峭:形容山势直上直下。
  ??香气四溢:指香气浓郁,向四面飘散。溢,水满外流。
  2.作者简介
  彭荆风,1929年生,江西萍乡人,作家。1952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55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边寨亲人》。1956年与人合写电影文学剧本《边寨烽火》与《芦笙恋歌》,文革后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鹿衔草》,中篇小说《蛮帅部落的后代》《爱与恨的边界》《绿色的网》,短篇小说集《驿路梨花》等。
  3.背景探寻
  《驿路梨花》是彭荆风于1977年秋写的,当时,党中央重新提出要学习雷锋精神,作者记忆的闸门也被打开了,他想起了许许多多边疆地区的朴实的人和事,想起了那深山里供旅人方便的小茅屋,想起了默默为茅屋打柴、背水的哈尼族人,以及为了后来的旅客,临行前都要给茅屋做点事的先行者。想起这些,一股无形的力量迫使作者拿起笔来,写下了这篇《驿路梨花》。
  整体感知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本文以“梨花”为线索。
  2.依据“我们”的行止和见闻,本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主要写出了什么?
  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
  驿路梨花
  一、积累与运用
  1.(3分)画出下列各组拼音中错误的一项,并订正。
  A.驿(yì)路      晶莹(yín)     陡峭(qiào)     
  B.竹篾(mì)        修葺(qì)          喷香(pèn)     
  C.瑶(yáo)族      简陋(nòu)       恍(huǎng)惚     。
  2.(3分)选择正确的词语填入下列句中。
  ①这么     (高大  陡峭)的山,这么     (茂盛  茂密)的树林……
  ②我们决定把小茅屋     (修葺  修理)一下。
  ③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     (修长  直长)的眉毛和一对     (晶莹  晶亮)的大眼睛。
  3.(3分)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4.(3分)揣摩下列语句加点词语的作用。
  (1)起伏的青山一座挨一座,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暮色中。
  (2)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
  5.(3分)无私奉献受到人们的称赞,市场意识也正在增强。假如哈尼小姑娘在这里开起了旅店,勤劳致富,你怎么看?
  6.(3分)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请你试着给“驿路梨花处处开”对个下联。
  上联:驿路梨花处处开  
  下联:     。
  7.(3分)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在一片反对旅游景区门票涨价声中,门票率先涨价的景区遭遇了人们预想中的尴尬:游客“用脚投票”“到此不游”,结果是门票涨价,收益减少。
  材料二:相反,贵州等明确表示不“跟风”涨价的省区,游客大增。据贵州省统计,“十一黄金周”期间全省共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06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近40%.仅前四天,贵阳火车站每天就至少迎来80个旅游团,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形成了贵州旅游的“井喷”现象。
  (1)解释加点词语在材料一中的意思。
  (2)用简明的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二、阅读理解
  8.(3分)阅读“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