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题,约22880字。
福建省2020届高三语文学科复习关键问题指导与训练(一)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华文明具有早熟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的先贤很早就努力摆脱“神”的崇拜,寻求人文理性。周朝的先贤在思考人和天的关系过程中,形成了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传统。我们不能完全依赖神,而是要有人文自觉、以德配天,这里其实就是“人”的觉醒,表达出人文精神的追求。这种人文精神的追求是通过教育得以体现的,出现了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所以,世界上很多中外学者,把中华文明称之为“儒教文化”。这一个“教”是“教育”而不是宗教,中华文明确立了一套以儒家价值体系为核心内容、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在世界各种文明形态中,只有中华文明以教育作为立国的根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与此相关,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
为什么说“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周易》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如何以“人文”去“化成天下”就是教育。儒家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这个失去人文文化制约的社会建立合乎“人道”的和谐秩序。所以,儒教的“教”,就是希望儒者致力于教育,能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标。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儒家并不仅仅是把教育看成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还特别关注个体人格,关注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孔子的“成人之教”、孟子的“自得之学”、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程颢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莫非己也”,均有发展个体人格、弘扬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的人文精神。
孔子的理想是“成人之教”。他的所谓“成人”其实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即应该是在智慧、意志、德行(即智、仁、勇)等各方面均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有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综合素质,其实也就是理想人格的“君子”。所以,孔子十分关注如何开展“成人教育”,强调培养理想人格的君子,教其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同时希望个体的综合素质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以实现理想的“成人教育”。孟子把教育人理解为个体人格的自觉,即“自得之学”。他认为,学习实际上是唤醒个体“良知”的自省,通过自我反省,能够发现自己内在的德性,达到这样的境界才是一个君子、一个贤人。从君子、贤人又可以修行到圣人,所以儒家文化在推动教育的时候,特别强调要发展个体,弘扬自己的主体精神、实现自我价值,其实这都是一种人文教化。
另外,儒学创立的同时形成了儒家经典,这些四书、五经的儒家经典,不是上帝的训谕,而是三代先王、儒家诸子人文理性的历史积累,是人文文化的经典、历史理性的经典,特别是其中包含着大量论述教育的经典、实施教育的教材。儒家经典主要就是讲如何培养人、教育人,也就是成人之教。
可见,儒家人文教育基本上致力于两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家国天下。通过教育来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最终实现和谐家国与大同天下;另一方面,强调通过教育以启发个体的内在潜能和人文精神的发掘。所以,儒家教育的核心既包括教育的社会政治功能,又包括教育对个体全面发展的促进。从这两重意义上来说,儒家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人文教育。
(摘编自朱汉民《文化复兴与书院中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以教育为立国之本并有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文明形态。
B. 儒家教育虽然致力于大同天下的实现,但更注重通过教育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C. 君子是儒家教育理念中理想人格的代表,是一种能弘扬自己的主体精神的人。
D. 儒家经典体现出以育人为重点的显著人文性特征,因此它并不是上帝的训谕。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中华文明的人文精神传统,是论证“儒教”是一种人文教育的前提。
B. 文章论述了“儒教”的根本任务,谈及其维护社会与关注个人两方面的内涵。
C. 文章引述孔子与孟子等人的教育理念,论证了儒家注重通过教育来化成天下。
D. 文章以儒家为基本立场,对儒家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深度剖析,最后进行总结。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们越深入的接受孔子的“成人之教”,就越能摆脱对神明的崇拜与依赖,从而找到追寻人文理性的道路。
B. 如果儒者不致力于教育,不关注个体人格、个人的责任、潜能和发展,和谐美好的社会秩序就难以建立。
C. 中华文明确立以教育组织为传播形式的文明体系,这有赖于以“成人”“德育”为本的儒家学说的出现。
D. 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与孔孟二人的教育理念是相通的。
【解析】
【1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文中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信息,提取并整合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或文章主旨的语句,阐释或归纳文中的主要内容。解答是应先从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阅读区间,然后与选项的表述仔细比对,看是否一致;同时还要了解错误表述设置的一般思路,比如张冠李戴、无中生有、混淆时态、以偏概全、曲解文意等等。
A项,“并有最成熟的教育制度的文明形态”分析错误,以偏概全,原文的表述是“中国产生了世界古文明中最成熟的教育制度”。这个“最成熟的教育制度”是有“世界古文明”的限定条件的。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10月24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与科睿唯安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向全球发布了《2018研究前沿》报告和《2018研究前沿热度指数》报告。
中科院副院长张涛指出,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在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突出强化基础研究,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上取得重大突破,在开辟新的科学领域方向、构建新科学理论体系上作出重大贡献,成为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
“我国科技发展已经进入到新的阶段,要实现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如何准确地把握未来科技方向和重点是我们面临的关键问题。”张涛表示。为此,中科院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智库研究项目,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