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飞向太空的航程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1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2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3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教案4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1 人教版必修1.ppt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2 人教版必修1.ppt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3 人教版必修1.ppt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件4 人教版必修1.ppt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1 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2 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3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4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5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6 人教版必修1.doc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7 人教版必修1.docx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2课飞向太空的航程课时作业8 人教版必修1.docx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神舟”五号升天的相关事宜,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2.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整体把握本文的结构。
  3.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一代代航天人的默默奉献精神为榜样,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民族腾飞奉献自己的力量。
  2.引导学生养成关注时事、关注科技进步的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了解新闻稿的基本结构特征,整体把握本文的结构。
  2.关注本文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材料,体会这种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点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 PPT展示“天宫一号”的图片及其发射过程的视频)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州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回顾:)杨利伟——第一个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飞天梦的人!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飞船。2005年、2008年又相继发射第二艘、第三艘载人飞船“神6”“神7”。
  远古时期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也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 也只有到了今天,随着中国国力的富强,科技水平的提高,国人才能亲眼目睹这一
  ……
  飞向太空的航程
  【教材分析】
  《飞向太空的航程》是高一语文必修<一>“沟通与应用”板块中的一篇通讯。通讯是新闻体裁的一种,它除了具有新闻真实性、及时性的特点外,还有生动性、完整性和评论性的特点。本课从“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载人航天史,在历史与现实结合中,使现实事件有一种历史纵深感,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写法。课文的结构简单,它不但具备新闻的基本结构特点,而且还有首尾圆合型的结构特色,要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掌握了新闻的基本知识,具备了独立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但是理性认识不足。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阅读时,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理思路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本文结构,提高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合作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概括提取本文的主要信息,完成本文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爱国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新闻的基本结构。
  难点:
  体会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远古时期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敦煌有飞天壁画,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做着飞天梦,也只到了今天,梦想才变为现实。到底如何让梦想变为现实的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
  ……
  第11课 *飞向太空的航程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神舟”十号、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连续成功发射与顺利返回,为我国航天航空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必将彪炳千古。
  ②在巴黎大会堂的顶上,向东望去,是耸入云天的埃菲尔铁塔,它孤零零地傲立在一片老城的中央。
  ③他在刚刚过去的考试中,虽然有过短暂的低迷,但还是一鼓作气完成了自己弱科“英语”的测试。
  ④赤裸上身的舞龙者舞着龙在鞭炮中穿行,随即眼前炮光闪现,耳边爆竹响声惊天动地,空气中烟雾弥漫,整个乡村沸腾起来。
  ⑤杨利伟现在角色虽然变了,担子更重了,可他还和从前一样一团和气,从不摆架子,经常挤时间给热心的航天“发烧友”回信。
  ⑥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②④
  解析 ③“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这与前面“短暂的低迷”相矛盾。⑤“一团和气”指态度温和,没有原则,贬义词。⑥并行不悖:同时进行,不相冲突。不合语境。
  答案 C
  2.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经济实力有限等各种原因,使中国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
  B.这是人类航天史上一次不同凡响的发射,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第三个世界上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
  C.航天科学家曾希望这种撞击会激起六英里高的月球尘埃和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