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8670字。

  浙江省绍兴市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
  (1)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 fán rǒng tuō tà       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
  《简笔与繁笔》)
  (2)这种方法很容易被错误地应用,而滥用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的可能性是 hài rén tīng wén 的。(《东方和西方的科学》)
  (3)这难道是在这场为获得自由而从事的 jīan ó jué       的斗争中,一个聪明人所应持的态度吗?(《不自由,毋宁死》)
  【分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解答】答案:
  (1)繁冗拖沓
  (2)骇人听闻
  (3)艰苦卓绝
  【点评】同音字的类型:
  1.音同形似,即读音相同,形状也相似。
  例如:“松弛”的“弛”与“奔驰”的“驰”,读音完全相同,形状相近而意义不同,极易用错。还有“品尝”的“尝”与“赔偿”的“偿”、“嘹亮”的“嘹”与“撩拨”的“撩”,都属这类情况。
  2.音同形异,即读音相同,形状不同。
  例如:“贡品”与“供品”、“法制”与“法治”,这几组词由于读音相同,在实际运用中极易张冠李戴,导致失误。
  2.默写填空。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        ▲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五人墓碑记》)
  (2)夫如是,故远人不服,        ▲       。既来之,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3)        ▲       ,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4)        ▲       ,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5)沧海月明珠有泪,        ▲       。                (《锦瑟》)
  (6)        ▲       ,到黄昏、点点滴滴。              (《声声慢》)
  (7)只在此山中,        ▲       。                   (《寻隐者不遇》)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解答】故答案为:
  (1)素不闻诗书之训(重点字:素、训)
  (2)则修文德以来之(重点字:修、德)
  (3)谨庠序之教(重点字:谨、庠)
  (4)亦余心之所善兮(重点字:善)
  (5)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蓝、暖)
  (6)梧桐更兼细雨(重点字:梧、桐)
  (7)云深不知处(重点字:深)
  【点评】《离骚》名句辑录:
  (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解释“哨子”的含义
  如果把因疫情而不幸去世的李文亮医生称为“吹哨子的人”,那么,艾芬医生就是“发哨子的人”了。
  哨子:        ▲      
  4.根据语境,将下面的选项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只填序号)
  同样的交际任务可以通过不同的修辞手段、修辞方法来完成。        ▲       ,        ▲       。比如,传说曾国藩与太平军作战之时,屡次失利,于是上奏皇帝说“臣屡战屡败”,但这句话后被改成了“臣屡败屡战”,        ▲       ,        ▲       ;        ▲       ,        ▲       。
  ①选择不同的语序,就是完成同样交际任务的修辞方法之一
  ②后者则不一样,它突出了虽败犹战、不屈不挠的斗志
  ③这种修辞效果的取得,所依靠的主要是语序
  ④前者突出了屡战的结果是屡败,暗含了指挥不力、作战无能
  ⑤修辞手法相同,语序不同,话语意义、修辞功能、修辞效果也不一样
  ⑥虽然只是细微的词序变化,但表达效果迥异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