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230字。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五单元检测试卷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俨然(yǎn) 间隔(jiàn) 问津(jīn) 屋舍(shè)
B.案牍(dú) 苔痕(tái) 甚蕃(fán) 鲜有闻(xiān)
C.器皿(mǐn) 箬篷(ruò) 衣褶(zhě) 虞山(yú)
D.和睦(mù) 男有分(fèn) 黍(shǔ) 淤泥(yū)
2.下列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罔不 俨然 箬篷 糁之
B.弘儒 案牍 苔痕 陋室
C.豁然 仟陌 垂髫 屋舍
D.德磬 矫首 昂视 诣太守
3.填空。(5分)
⑴《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名贤自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日常生活中评价一个人清正廉洁,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时时常用《爱莲说》中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魏学伊在《核舟记》中巧妙地引用苏轼《后赤壁赋》里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大公无私,任人惟贤,讲究诚信,和睦相处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教育家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开篇便谈到此话题,他认为这是政治上的最高理想。请把这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在日常生活中高尚者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为自己谋私利。教育家孔子在《大道之行也》一文中也有阐述。这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少,稀少)
B.其两膝相比者(比:靠近,挨着)
C.货恶其弃于地(恶:憎恶)
D.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益:好处)
5.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6.下列加点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阡陌交通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C.神情与苏、黄不属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7.下列加点字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2分)
A.故人不独亲其亲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8.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桃花源记》——散文——晋代——陶渊明
B.《爱莲说》——骈文——唐代——刘禹锡
C.《石壕吏》——五绝——唐代——杜甫
D.《大道之行也》——散文——战国——孟子
9.对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译:这是简陋的屋子,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对于牡丹的钟爱,人该有很多了。
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苔藓长上碧绿的台阶,青草的颜色映入青翠的帘子。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译: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杨子云的亭子。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铭”是刻在器物上的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如《陋室铭》
B.《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撰而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