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720字。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会读、会写、理解意思并能运用下列词语:初衷、杀戮、篡改、抵赖、妄图、辱没、呓语、遁形、铭记、彰显、惨绝人寰、振聋发聩。
  3.学习新闻特点,把握文章内容和主旨,教育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只有勇敢地面对过去,才能走向未来。
  教学重难点
  1.理解新闻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历史以及当前日本右翼的丑恶行径,铭记历史。
  2.学习新闻写作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钟声的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图片引入
  课件展示南京国家公祭日图片,引入今天与国家公祭日有关的一篇新闻稿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牢固筑基
  1.了解作者。
  “钟声”“中国之声”的简称,暗中蕴含有“警世钟声”的寓意。它是人民日报国际评论,以“钟声”为笔名的国际评论自2008年11月推出后产生了较大影响。这是人民日报国际部继“国纪平”之后创立的又一新的署名评论,以正面阐述中国对一些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的立场与主张为重点,在风格上以快速反应、尖锐鲜明见长,与“国纪平”的重大题材、深入评析形成互补。
  取“钟声”这个笔名,是因为国际部记者和编辑针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希望发出中国自己的声音。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涉及中国的国际事务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越来越多。作为中国的权威媒体,人民日报有义务对一些重要的国际问题和涉华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同时针对一些国际社会的不实指责进行反驳。
  2.识记字词。
  (1)掌握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
  初衷(zhōng)  杀戮(lù) 篡改(cuàn)  抵赖(lài) 妄图(wàng)
  辱没(rǔ)    呓语(yì)   遁形(dùn)  铭记(míng)   彰显(zhāng)
  惨绝人寰(huán)   振聋发聩(kuì)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国殇:为国牺牲的人,这里泛指死难的军民。
  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极点。人寰,人间。
  篡改:别有用心改动或曲解。
  呓语:梦话。
  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聩,聋。
  遁形:隐藏形体。
  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注意融入感情。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老师进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