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8道题,约6220个字。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二)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脂(zhī)肪 诘(jié)责 老妪(qū)
B.供给(jǐ) 玷(zhān)污 缄(jiān)默
C.抨(pēng)击 媲(pì)美 乡宦(huàn)
D.连缀(zhuì) 蛮横(héng) 裨(bì)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迸裂 飓风 面面相觑 B.哀掉 惧惮 不能自已
C.悲怆 惩诫 俯拾即是 D. 淹没 舆论 画蛇填足
3.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自然的美景,借助摄像师的镜头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
B.回首过去的一百年,世界经历了沧桑巨变。在过去的世纪里,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无与伦比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文明成果,也遭受以前人难以想象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空前浩劫。
C.于是我们开始看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两页,长此以往,我们的成绩都开始退步。
D.只要你身临其境地为我想一想,你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再求全责备了。
4.上下文衔接正确的一组是( )
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转移,正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疵。因为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
。
A.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智的。
B.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呢?
C.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去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
D.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的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5.对文学名著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刮骨疗毒、败走麦城、千里走单骑、单枪匹马救孤子这些事都与关羽有关。
B。《童年》、《我的大学》、《在人间》三部作品是由高尔基创作的,它们属于作者的自传体三部曲。
C.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D.《狐狸与葡萄》是《伊索寓言》中的一则。它讽刺的是由于能力小,做不成事,就借口说时机未成熟的人。
6.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写出你的理解。
斯威夫特有很多朋友,其中一个是英格兰驻爱尔兰总督的妻子卡特莱特。一天,他们在一起聊天,无意间,这位夫人赞叹起爱尔兰的一切来。尤其说:“爱尔兰大地上的空气可真好。”一听此话,斯威夫特马上作手势恳求道:“夫人,看在上帝份上,请您千万别在英格兰讲这句话。不然他们一定会为这空气征税的。”
斯威夫特的言外之意: 。
7.按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补写下列对话。
[晚上,李娟正在家里复习功课,电话铃响了。]
“喂,哪位?” “你是娟娟吧? 我是爸爸。”
“爸爸, !您出差这么长时间了,快回来了吧?”
“大概还要两天才能回来。后天你就要参加中考了,想必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你都复习好了吧?爸怕你有精神压力和思想包袱,特地从外地给你打这个电话。爸爸想说的是:“ 。”
“谢谢老爸, 。”
“祝你成功!晚安!”
“再见”
8.根据课文原文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_______ ____,月有阴晴圆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 ,一览众山小。(《望岳》)
(3)烽火连三月,_______________。(《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