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小题,约6660字。
2006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三)
一.积累与运用.(25分)(1---5题各2分,6—7题各3分,第8题每空1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枢纽(qū) 粗犷(guǎng) 茅塞顿开(sè)
B.管辖(xiá) 惘然(wǎng) 泰然处之(chǔ)
C.愠色(yùn) 畸形(qí) 锐不可当(dāng)
D.附和(hè) 造诣(yì) 杞人忧天(jǐ)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捍卫 严峻 走投无路 B.报负 艰苦 一泄千里
C.部署 健谈 等量奇观 D.纯粹 犀力 融会贯通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校园里的花开得很旺,姹紫嫣红,满园芬芳。
B.刘老师讲课抑扬顿挫,深深地吸引着每一位同学。
C.日本军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犯下的惨绝人寰的暴行,已永远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D.在中考誓师大会上,李明信口雌黄地说:一定要考出好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
4. 根据语境,填人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
夏天的色彩是金黄的。按绘画的观点,这大约有其中的道理。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贮满希望之情;秋之色为热的赤,如夕阳,如红叶,标志着事物的终极。
你看,麦子刚刚割过,田间那挑着七八片绿叶的棉苗,那朝天举着喇叭简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进的瓜秧,无不迸发出旺盛的活力。
A.夏正当春华秋实之间,自然应了这中性的黄色——收获之已有而希望还未尽,正是一个承前启后、生命交替的旺季。
B. 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澹澹,而夏呢,总是浸在苦涩的汗水里。有闲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欢这种紧张的旋律。
C.夏天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她全面的体现了春与秋的独特魅力。
D.炎热的夏天正向我们走来,她的步伐是那样的稳健、有力而又不乏温柔。
5.对文学名著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小说通过祥子这个人物的变化,
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怵目惊心、具有浓郁的北京风情的人物画与世态图。
B.小说《三国演义》中“苍天既已生公瑾,尘世何须出孔明”的诗句是对“三气周瑜”这一故事情节的感叹。
C.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的三个主人公,虽然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英雄。贝多芬是性格的英雄,米开朗基罗是天才的英雄。托尔斯泰是道德的英雄。
D.前苏联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其中主人公阿辽沙的精神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
6.一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年轻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道:“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当然是呼吸新鲜空气!”“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子劲儿。”
苏格拉底的言外之意是:
7. 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作为体育委员的你又要为了确定各个项目的人选而大伤脑筋了。因为每当在安排人选的时候,同学们表现的都不是很积极、很配合,有的相互推委,而有的项目同学们又相互争抢。这次,你很想把这项工作做好,那么,面对下面的这种情况,你将如何应对?
400米接力赛的人选已经确定,可小A也很想参加该项目时,你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