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2单元
高中语文第2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29142.doc
高中语文第2单元4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 人教版必修5 291329.ppt
高中语文第2单元5滕王阁序课件 人教版必修5 291334.ppt
高中语文第2单元5滕王阁序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29147.doc
高中语文第2单元6逍遥游课件 人教版必修5 291336.ppt
高中语文第2单元6逍遥游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29150.doc
高中语文第2单元7陈情表课件 人教版必修5 291337.ppt
高中语文第2单元7陈情表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5 29151.doc
高中语文第2单元单元导读教案 人教版必修5 29160.doc
高中语文第2单元单元导读课件 人教版必修5 291347.ppt
高中语文第2单元单元序列写作2教案 人教版必修5 29163.doc
高中语文第2单元单元序列写作2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课件 人教版必修5 291348.ppt
4 归去来兮辞 并序
一、读准字音
眷然(juàn) 西畴(chóu) 眄庭柯(miǎn)
载欣载奔(zài) 盈樽(zūn) 壶觞(shāng)
矫首(jiǎo) 出岫(xiù) 翳翳(yì)
盘桓(huán) 幽壑(hè) 流憩(qì)
二、辨识通假
乃瞻衡宇(“衡”,通“横”,横木)
三、一词多义
1.乘聊乘化以归尽(动词,顺随)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过秦论》)(动词,趁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动词,乘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过秦论》)(量词,辆)
2.绝请息交以绝游(动词,断绝)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动词,横渡)枯松倒挂倚绝壁(《蜀道难》)(形容词,走不通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记》)(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3.引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动词,端起)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塞下曲》)(动词,拉)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出师表》)(动词,引用)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沁园春•雪》)(动词,吸引)
4.以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介词,因为)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介词,按照)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
5.而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但)时矫首而遐观(连词,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
四、词类活用
1.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
2.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悦)
3.策扶老以流憩(名词作动词,拄着)
4.或棹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
5.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常常)
6.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天)
7.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作动词,喜好,羡慕)
8.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
9.实迷途其未远(名词作动词,指出来做官)
五、古今异义
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多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尝从人事(古义:做官。今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事理人情。)
3.幼稚盈室,瓶无储粟(古义:小孩。今
……
5 滕王阁序
一、读准字音
二、辨识通假
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
三、一词多义
1.故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副词,特地)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名词,原因,缘故)
2.胜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形容词,才华出众的)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形容词,盛大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形容词,美的、美丽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 并序》)(动词,超过)
3.穷穷岛屿之萦回(动词,极尽)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艰难)日暮途穷(《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形容词,阻塞不通)
4.怀怀帝阍而不见(动词,想念)有怀投笔(名词,心思)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揣着)
四、词类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
3.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名词作状语,像浓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词作动词,遥看,远望)
5.宾主尽东南之美(形容词作名词,才俊、俊杰)
6.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
7.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
8.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逃窜)
9.梓泽丘墟(名词作动词,成为丘墟)
五、古今异义
1.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古义:迎接。今义:说话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2.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古义:掌管文学撰述的官。今义:常用来指学位。)
3.所赖君子见机(古义:事前洞察事物的动向。今义:看机会,看形势。)
六、文言句式
1.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判断句,无判断标志词表判断)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省略句,“响穷”与“彭蠡之滨”之间省略介词“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宾语前置句,宾语“何”置于动词“知”之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状语后置句,状语“于日下”“于云间”分别置于动词“望”“目”之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王勃不过是一个地位低下的人,一个无足轻重的书生。
2.渔船上的人(在)夜晚唱起歌,歌声响遍鄱阳湖畔。
3.我年幼无知,却有幸参加这场盛大的宴会。
4.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会。
……
第2单元 单元序列写作
亲情,有一种奇妙无比的力量;亲情,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是一坛陈年老酒,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细腻光滑。随着人生阅历的不断丰富,人们对亲情的感受会逐渐细腻、深刻。自觉地去体察生活,丰富人生,培育情感,为写作文打下感情的基础。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属于如何安排作文的内容问题。内容充实是作文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高考作文的灵魂。内容充实,是指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材料丰富,指文章使用的材料种类多、数量大,内容丰富,血肉丰满。形象丰满,指叙事类作文中能够塑造出具体可感、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做到既能绘声绘形,又能传神,使人物形象有独特的性格、有丰富的精神世界,能真实自然地站立起来。
[名师支招]
对亲情的表述,容易泛泛而谈,没有细节,没有事例,只表述自己对亲情的认识或对亲人的感谢之情。所以在讴歌亲情时,要注重事例的表述,注意细节的把握。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内容充实呢?
1.注重联想,把握情感
要把真情形象生动地表达出来,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注重联想,通过联想回忆过去发生的故事,体验当时的情感和现在的思想等。
联想是指由某人、某事物引发想起相关的人或事物的一种思维活动。写作时,展开联想,就会有许多材料集中在大脑里。联想要注意与眼前的人、事、物相关联,然后由实而虚,达到虚实相生的效果。
2.注重细节,描摹真情
细节是指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事例或人物的神态、动作等。细节要经过精心的选择,要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表现人物的性格,显示人物的思想,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抒发真情实感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