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教案学案课时作业(打包23套) 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教案1 人教版必修2 28150.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教案2 人教版必修2 28148.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教案5 人教版必修2 28149.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课时作业1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28222.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教案6 人教版必修2 28151.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归园田居其一课时作业2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28223.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教案3 人教版必修2 28153.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课时作业3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28225.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短歌行学案1 人教版必修2 281188.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归园田居学案2 人教版必修2 281189.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教案4 人教版必修2 28152.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1 人教版必修2 281219.ppt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2 人教版必修2 281220.ppt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3 人教版必修2 281221.ppt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4 人教版必修2 281222.ppt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5 人教版必修2 281275.ppt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件6 人教版必修2 281276.ppt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4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282109.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5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282110.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2 28224.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涉江采芙蓉学案3 人教版必修2 281190.docx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学案4 人教版必修2 28154.doc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学案5 人教版必修2 28155.doc
诗三首——短歌行
项目 内容
课题 短歌行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诗歌词句。
2.能力目标
初步体味(熟悉内容),深入体味(讨论分析其思想感情),巩固体味(诵读、听音乐)。深入体味部分用三个问题来结构(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味《短歌行》“忧”而奋发、慷慨悲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
难点 你对诗中哪个句子有感触?“忧”、“求贤”各为了什么?曹操何许人也?
教学
方法 诵读法,讲解法
一、熟悉诗歌
1.导入:
导语:(指黑板)这个人大家认识吗?我们在初中的课文《青梅煮酒论英雄》中曾和他见过,《三国演义》电视剧播出后,大家和他也就频频见面了。《短歌行》大家听过吗?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同学们谁会唱这首歌吗?
(过渡语:遇到古诗文,我们怎样进行学习呢?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它背下来再说)
2.要求学生用5分钟的时间来背诵全诗,之后齐声背诵。(过渡语:……接着再来解决古诗文中的疑难问题)
3.解决难懂的字词句(要求学生参看注解,提出不懂之处,一起解决。如“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如“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如“呦呦鹿鸣,食野
……
诗三首《归园田居》
学习目标
1、了解“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生活经历,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
2、反复吟咏,运用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意象,体会意境,感悟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3、充分发挥想象力,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田园风光,用心灵之笔描绘出心中的“世外桃源”。
4、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领悟作者返璞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
学习重点:
1、感受田园风光构成的优美意境。
2、理解作者归田园前的心境,感受诗人的隐士情怀。
学习难点:
1、感受陶渊明诗歌的艺术风格。
2、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的精神,学习其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1、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朝代)田园诗人,浔阳柴桑人,自称为“五柳先生”,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家庭,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他幼年时,家道已衰落,家境贫寒。 青年时期,由于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曾有“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 但是,他所生活的东晋时代,举贤不出士族,用法不及权贵,门阀制度极其严酷,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与抱负。 而且,左右政局的士族和军阀所热衷的是争权夺利,他们既不想整顿政治,也无意收复失地。在这样的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这种客观现实对陶渊明的
……
诗三首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刘勰的《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外建武功,内兴文学”,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习惯上称“建安文学”。其文清峻通脱。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多是乐府歌词,朴实无华,感情深挚,气韵沉雄,诗风苍凉悲壮。
代表作品:《龟虽寿》《蒿里行》《步出夏门行》。
陶渊明(365—427),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而毅然辞官归隐。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为最高。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
代表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
【重点理解】
词类活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
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
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
古今异义
同心而离居
古义:指感情深厚。
今义:齐心。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古义:内心。
今义:跟四周、上下或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部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古义:明亮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今义:留恋,不忍离开。
复得返自然
古义:田园生活,自然的本性。
今义:自然界;理所应当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