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55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如何分析现代诗歌的内容
【考点解读】
现代诗歌又称新诗,一般指“五四”以后在继承发扬中国古典诗歌和民歌的优秀传统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诗歌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而逐渐发展形成的诗歌,具有自然清新、形式自由、韵律灵活的特点。2020山东新高考模拟卷预测了2020新高考卷的文学作品阅读部分可能是现代诗歌的鉴赏,题目设置了两个四选一的单选题和两个问答题,综合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语言、手法、情感等方面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技巧点拨】
从诗歌的选材上看,命题所选现代诗歌往往以抒情诗、哲理诗或意蕴深厚的诗歌为主,新诗作品一般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意象往往比较模糊,彼此会出现重叠、交叉、群体等现象。从技巧上看,修辞多用比喻、通感等,表现手法也比较新颖,多运用象征、隐语、暗示等。结合现代诗歌的这些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其内容。
一、知人论世,立足时代
所谓“知人”即了解现代诗歌常见的作家流派,作家主要经历,作品内容、手法、思想倾向等。如创造社的主将﹑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创造出以雄浑的调子﹑急速的旋律﹑囊括万物而又不拘形迹的豪放诗风;如闻一多是新月派创作和理论全面发展的诗人,他是一位怀着火一般热情和一腔悲愤的爱国主义者。其他如成仿吾、蒋光慈、戴望舒等,各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同时又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因为任何优秀的作者都不可能脱离时代创作,与此相呼应的是,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也都是时代缩影,这体现出“论世”的必要性。立足时代,将作品置于辽阔的大时代,是理解现代诗歌的前提。孟子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想要了解诗歌内容,必了解作者,探究作者所处的时代。如闻一多的《死水》,作者用“一沟绝望的死水”比喻在军阀统治下黑暗腐败的旧中国,这样的比喻源于作者的独特经历和回国面临的时代背景——军阀混战、帝国主义横行。作者闻一多是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也是坚定的民主战士,更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1922年,闻一多怀着报效祖国的志向去美国留学,然而,在异国他乡,他目睹了也亲身经历了同胞被凌辱、歧视的辛酸,1925年,他怀着一腔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殷切的期望提前回到祖国的怀抱,可是面对的却是旧中国的令人绝望的现实,大时代背景是闻一多生存的背景,也是他作品的土壤,有了大时代的黑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