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7630+28360+15840字。
考点一 文言文阅读
对应学生用书P020一、(2019•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
(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B.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C.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D.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通读选文,把握大意。其次,细读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其内容和句式特点,据此断句。“闻于郡中”中的“于郡中”是状语后置,中间不应断开,排除D项;“吴廷尉”作“为河南守”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召置门下”为省略句,“置”后省略“于”,中间不应断开,排除B项。故选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
B.诏令作为古代的文体名称,是以皇帝的名义所发布的各种命令、文告的总称。
C.礼乐指礼制和音乐,古代帝王常常用兴礼乐作为手段,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
D.就国,是指受到君主分封并获得领地后,受封者前往领地居住并进行统治管理。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A.错在“其中又以道、法、农三家影响最深远”。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应该是“儒、道、法”三家,而不是“道、法、农”三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贾谊初入仕途,展现非凡才能。他受到廷尉推荐而入仕,当时年仅二十余岁,却让诸生自觉不如,不久得到文帝越级提拔,一年之间就当上太中大夫。
B.贾谊热心政事,遭到权要忌恨。他认为汉朝建立二十余年,政通人和,应当全盘改变秦朝法令,因此触及权贵利益,受到诋毁,文帝后来也疏远了他。
C.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于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子梁怀王的太傅,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
D.贾谊劝止封侯,文帝未予采纳。文帝封淮南厉王四个儿子为侯,贾谊认为祸患将自此兴起;数年之后,梁怀王堕马死,贾谊觉得未能尽责,悲泣而死。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C.顺序错乱,“于是任命……,又表示自己也比不上贾谊”表述不当。原文为:“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显然
……
考点二 古代诗歌鉴赏
对应学生用书P027一、(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歌以花鸟发端,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美丽画面。
B.诗人举目眺望,能看到远处田埂在粼粼的波光中蜿蜒起伏,时隐时现。
C.诗中写到了农父农妇的衣着,白裙绿衣映照绿苗白水,色调分外和谐。
D.诗的七、八两句通过听觉描写,表现农民们的劳动场面以及愉悦心情。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田塍望如线”,意思是说远望田埂,笔直如线,而不是“蜿蜒起伏”;“时隐时现”也不准确,原诗中的“白水光参差”是说水田中的清水粼粼闪光,变幻多姿。
2.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同?(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风格的能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首联以伤感低沉的情调,回顾了诗人的贬谪生活;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诗人的怅惘;颈联对仗工整,富含哲理,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尾联笔锋一转,又相互劝慰,相互鼓励。整首诗愤激而不浅露,感慨而不低沉,惆怅而不颓废,语言雅丽而平整。
具体到本诗,前六句用清淡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插秧时节的大好风光,这几句笔墨虽淡,却营造了田野间生机盎然的景象,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最后两句通过听觉描写农民的劳动情绪,表现了他们乐天的性格,描绘出富有特色的民风乡俗。总体而言,表现出了明快简洁、清新自然而又通俗浅显的语言风格。
白话诗歌
冈上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又飞西。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词》。
二、(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
考点三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对应学生用书P0321.(2019•全国卷Ⅰ)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逍遥游》中的斥 无法理解大鹏,称自己腾跃起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就是飞行的极致了。
(2)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
答案 (1)不过数仞而下 翱翔蓬蒿之间
(2)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1)根据题干的提示“称自己腾跃起飞”“飞行的极致”,确定要默写的句子。注意“仞”“翱翔蓬蒿”的写法。(2)根据题干的提示“‘五丁开山’的传说”,在记忆中搜寻《蜀道难》中的相关诗句。注意“摧”“钩”的写法。(3)根据题干的提示“写戍边将士满怀思乡的愁苦,但未获胜利仍然不得还乡”,默写出词中的相关语句。注意“燕”“勒”的写法。
2.(2018•全国卷Ⅱ)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说,虽然一点食物即可关乎生死,但若“___________”,饥饿的路人也不会接受;若“______________”,即便是乞丐也会拒绝。
(2)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的琵琶女身价很高,引来了众多纨绔子弟的追捧。
(3)苏轼《赤壁赋》中描写明月初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 (2)五陵年少争缠头 一曲红绡不知数 (3)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做题时,一定要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本题应注意“尔”“而”的前后顺序,还要注意“蹴、绡”的正确书写。
3.(2017•全国卷Ⅲ)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狂风停止之后云层变得墨黑,天色马上暗下来,引出下文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