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查看预览图
(共67张,教案3150字)
《滕王阁序》教学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古代散文以及作家 
二、掌握文言实词“故”、“尽”、“属”、“即”和虚词“且”、“矣”的用法。 
三、背诵2  5段文章,对文章进行文学性和艺术性鉴赏。 
《教学设想》 
一、以诵读法学习本文 
二、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三、学习辅助材料 
1、《全唐诗》卷五十七 
2、《古文观止》唐代部分 
3、《醒世恒言》卷四十《马当山神风送王勃》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介绍“初唐四杰”及王勃诗歌。 
(附:“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诗歌多以写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如本文和《杜少府之任蜀洲》。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王勃故事介绍(媒体下载内容) 
  
王勃十四岁作《滕王阁序》 
    王勃作《滕王阁序》一般定为26岁赴交趾省父途经南昌时而作(如清人姚大荣的《王子安年谱》及一般的教科书)。其实,那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如此流传千古的美文会出自一年仅14岁的少年之手。实际上,早在唐末王定保的《唐摭言》中便有一段生动的记载:“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从纸笔巡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去,专会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曰:‘星公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沈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其实,我们怎能把王勃这样一个“六岁属文”、“九岁读颜氏汉书”、“十岁包综六经”的天才少年,与一般少年等量齐观呢?《滕王阁序》中一再申说:“童子何何知,躬逢胜饯”、“三尺微命,一介书生”等语,都表明作者是个未成年人,与王勃后期的心态、境遇不合。况且,他晚年(王勃死时仅27岁!)早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四杰”,四海扬名,都督阎公岂能“不之信”杨炯《王子安集序》云:“年十四,时誉斯归。”这“时誉”不正是指王勃写了《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的事实吗? 
 
二、本文写作的背景和一些细节(注解) 
   滕王阁,旧址在南昌城西章江门,广润门外赣江之滨。它背城临江,面对西山,与肖峰、缑岭、双岭、葛仙岭、安峰,梅岭、桃花岭、梦山、吴城山互为对景。俯瞰阁之东南,东湖、西湖星罗棋布于市区。北通鄱湖,湖光千里。滕王阁瑰伟绝特,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临观之美,令人神驰。它与黄鹤楼、岳阳楼并称为我国著名的江南三大名楼,素有“西江第一楼”之誉。 
  滕王阁始建于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为洪州刺史之时。“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省亲过此,即席写下不朽名篇《宴滕王阁序》,加之历代文人的诗词,使滕王阁蜚声四海,天下皆知。此后,慕其名者、闻其声者、往来观望者不绝于途。古时吉水李帮华说过,吴有凤凰、雨花之台,楚有黄鹤、岳阳之楼,豫章则有滕王阁,从古不废,以观民寄乐,实为西江第一观。所以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有“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的赞语;明人曹学(亻全)则说“百里豫章城,千里滕王阁”。清人吕宫在《重修滕王阁序》中写道:“洪都为江右名区,其山川之瑰丽甲于天下,而帝子阁尤揽其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