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4500字。
安徽省太和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开学摸底检测
语 文
本试卷8页。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历史上曾有由皇帝诏命而作文赋诗的一种文学活动,文学史谓之“应制文学”。应制文学并非文学主流,以传統评判标准而言,对其评价,常常是否定意见多于肯定意见,但客观理性分析,若从多角度切入挖掘其潜在价值,它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仍占重要地位,也具有经典特质,也是宝贵的文学遗产。
丹纳在他的《艺术哲学》中指出,文学经典作品有两个最主要的思想特征:一是最高尚的心灵达到了其时代的最高真理,二是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情与典型。应制文学同样具有这样的特质。比如汉赋,它实质上是对有汉一代人精神特质的把握,它体现了汉代鼎盛时期那种积极进取、蓬勃向上、雄视天下、傲睨古今的主流文化精神。仪平策说,汉大赋“较全面地展现了大汉王朝大一统的社会意志以及士人阶层‘兴造功业’的文化心态”。因此,从根本上说,汉大赋实质上是宏大广阔、统一强盛的汉代社会现实和士人文化心态的一种文学反映,而并非单单满足统治者需要的“庙堂文学”。再比如台阁体历来被认为是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之作,但深入探究可见,明仁宗、明宣宗在明太祖和明成祖两代开创鸿业的基础上,成就了明王朝少见的承平盛世,台阁体的代表人物“三杨”之中“士奇有学行,荣有才识,溥有雅操”,在他们各有所长而齐心合力的辅佐下天下清平,朝无失政,其诗作也可以说从客观上反映了盛世太平景象当中宰相的精神凤貌。
从中国古代文学经典的实际情况来看,艺术审美要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扬审美理想,一是艺术表现方式具有开创性或独特性。前者要求思想境界的崇高和艺术趣味的高雅,体现着艺术作品的追求和品位;后者要求艺术表现方式的开拓和创新,使作品的内容得到完美而恰到好处的表现,达到二者之间的高度统一。毋庸置疑,应制文学在新的文学理论研究语境及视角中,无疑不仅具有传统评价中的“雅俗结合的典范”“佳辞丽句典雅华丽”“文采繁华”“音乐美感”等价值,而且更应该说,它与当时横向平铺的文化领城甚至经济范畴有着密切的关联,它与纵向贯穿的后继文化、文学传承也有着积极的价值内涵。比如骈文,它整齐的句式、华美的辞藻、结构的对称等特点将形式美的规律在文学中的应用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再就应制文学作家而言,司马相如、温庭筠、韦庄、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他们孜孜作为,在所属文学流派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文学变革创新的探索与贡献都不可低估,他们堪称应制文学的实践者和推动者。他们都有影响不小的作品,作品的审美价值也比较高,甚至还得到了文学史家的青睐。
(摘编自第环宁《文学遗产中的应制文学》,《人民周刊》2018年第22期)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应制文学作为文学支流,是奉命之作,按照传统的评判标准,评论者对其评价并不高。
B.应制文学具有文学经典的两个最主要的思想特质,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占重要位置。
C.作为应制文学,汉赋是社会现实和士人文化心态的展现,并非为了满足统治者需要。
D.应制文学在新的文学理论研究语境及视角中,既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开创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具体论证过程中,将理论论据与事实论据紧密结合,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B.第二段引用丹纳的观点.是为证明汉赋具有经典文学作品的精神特质提供前提。
C.第三段指出司马相如等人有创新性,是为论证应制文学也具有审美价值提供论据。
D.文章先分析了文学经典的思想特征,然后指出艺术审美要素的表现,论证层次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部文学作品未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不能表现时代最高真理、人类共同的感情和典型。
B.台阁体代表人物的诗作客观上反映了盛世宰相的精神风貌,它们应都是文学经典作品。
C.文学经典应追求高扬的审美理想与具有开创性和独特性的艺术表现方式的高度统一。
D.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得到了文学史家的青睐,这说明他们作品的审美价值也比较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在今年的“618”大促销中,直播带货势不可当,仅6月16日一天,就有品牌千店联播、商圈跨城联播等创新直播应声亮相。而赶来某宝直播间的,不仅有300名明星、600名总裁,还有千名网红和不计其数的素男素女们。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少地方对直播经济寄予厚望,纷纷站在风口前端,着手推动电商平台与专业批发市场、传统商贸企业等融合发展,发展“线上引流+实体消费"新模式,进而卷起了直播带货风潮。广州、上海、杭州、重庆等地已经释放“打造直播电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