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25220字。
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4月测试(2020.4.8)
一、积累运用(15分)
1.按要求填空。
(1)《论语•_______》中孔子直接表达对曾皙志向态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2)杜甫在《登岳阳楼》中表现自己孤独无依、年老多病之苦的诗句是:“_______ ,___________。”
(3)《游园•皂罗袍》中运用直接抒情表现杜丽娘深藏闺中辜负大好春光情感 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先进 (2). 吾与点也 (3). 亲朋无一字 (4). 老病有孤舟 (5). 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及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文学常识需要考生平时的积累背诵。考查名篇背诵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此类题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吾”“锦屏”“孤”“韶”“忒”“贱”。
【点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刘经理想提拔刚来半年的小李,副经理发来短信:“试玉要烧三日满,辩材须待七年期。”
B. 王老师在和同事意见相左时,总能小心地避开争议,团结同事,可谓“君子和而不同”。
C. 陈教授做研究有时会参阅一些跨界的学术资料,他深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道理。
D. 老庄方正持重,可单位里仍然时有闲言碎语传入他耳,他不禁感慨:“树欲静而风不息!”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在技术伦理观层面,“以道御术”的观念始终统辖着技术活动的职业伦理意识、生态伦理意识和社会伦理意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中国古代诗意技术得以畅通无阻地顺利前行
②并在更高的层面上追求一种审美的精神境界
③在伦理道德全方位的规范和约束之下
④始终没有偏离“善”的轨迹
A. ④②③① B. ④③①② C. ①④③② D. ③①④②
4.按要求选择
(1)根据下面《红楼梦》经典的人物出场描写,对人物判断恰当的一项是( )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
A. 贾宝玉 B.薛蟠 C.王熙凤 D. 王夫人
(2)根据《红楼梦》的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衙门门子的一纸“护官符”,不仅促使“葫芦僧”贾雨村草菅人命、胡乱判案,更将其引入颠倒是非、“飞黄腾达”的仕途之路。
B.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的晴雯被心情不佳的宝玉训斥后纵情“撕扇”,既是她自恃任性的表现,更是晴雯不甘受辱的极强自尊心的表现。
C.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黛玉听到《牡丹亭》中《皂罗袍》曲词时心痛神驰,眼中落泪,这是因为她与曲中人产生了情感共鸣,亦是借曲自怜。
D. “平生遭际实堪伤”的香菱进入大观园后痴迷地向黛玉学写诗,表现了香菱不甘命运的摆布,希望自己也能像园中众小姐一样具有令人羡慕的才情而博得薛蟠的欢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