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590字。
考点三 选用句式
选用句式是定位选句,要求选择合适的句子放在语段中指定的位置上,主要采用选择题的形式。此类题是将某一语段中的某一句或某几句抽出,另设几种与之相近的答案,让考生从中选出原句复位。因4个选项区分度较小,干扰性较强,在确定选项和验证选项时,要从以下5个方面全盘考虑。
角度一 话题一致
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做这类题时,特别要注意的是选填句的内容一定要与原文整体含意相符,特别是与主语或陈述对象要相互照应。
1.主语或陈述对象的统一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B )
礼是修身的主要门径。西方文化以神为中心,中国文化以人为中心。( )。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是漫长的,但关键之处只有几步,因此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的转折点,国家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A.中国文化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要求人们努力修为,甚至成圣成贤
B.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
C.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是中国文化的追求,故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
D.成圣成贤,甚至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是中国文化的追求,故中国文化要求人们努力修为
解析:根据前文,陈述的对象应该是“中国文化”,排除C、D。“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和“勉励人们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之间是递进关系,先“努力修为”,然后才能“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排除A。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每逢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解析:解答本题,第一步,要把握整个句群的核心话题,整个句群里“龙”是出现最多的一个词,是核心话题;第二步,根据“龙”这个话题,对选项进行初步筛选,A、D两项的话题都不是“龙”,可以排除;第三步,比较B、C两项,确认答案,这两项的后半句不同,而B项的后半句扣话题更紧密一些,由此确定答案。
2.所讲述内容(主旨或观点)的统一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先锋是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勇立时代潮头、敢为人先,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标志特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