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620字。

  精神的三间小屋
  目标定位
  1.理解“精神的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及关系。
  2.体会本文“大中求小,以小见大”的精妙构思。
  3.品味本文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4.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重点难点
  1.理解“三间小屋”的深刻内涵。
  2.品味文章具有独特美学风范的语言。
  3.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2.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心灵,提升精神境界。
  重点难点
  掌握重点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基础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说:“我们的身体就像一座园丽,意志是这园里的园丁……让它荒废不治也好,把它辛勤耕植也好,那权力都在于我们的意志
  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一个真正有修养的人必须具备三个品质:渊博的知识、思维的习惯和高尚的悄操。没有知识或知识不多就难免愚昧;不习惯思维就会造成粗鲁或莽撞;没有高尚的情操,就是卑俗。
  “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
  我们生活的世界按常规来看,可以称之为三维空间。空间如此广阔,时间如此漫长,不是我们这些弱小的生命体能够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人类除了拥有空间感之外,还拥有精神,它能够穿越一切空间和时间,造就一种永恒的力量。那么,人的精神是如何发挥这种作用的呢?那就必须要给人的精神活动以空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毕淑敏的《精神的一间小屋》。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请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梳理字义。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作者思路
  第一部分(第1~6段):引出话题—如何布置我们的心灵空间
  第二部分(第7~18段):分析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应该建立三间小屋”。
  第一层(第7~9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一间精神小屋,即盛着爱和恨的小屋。
  第二层(第10~14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二间精神小屋,即盛放事业的小屋。
  第三层(第15~18段):分析如何建立第三间精神小屋,即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
  第三部分(第19.20段):指出把精神的三间小屋建筑得美观结实,并希望在此基础上把小屋扩建成精神大厦。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生自读课文,并思考:
  (多媒体出示问题)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