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70字。
登泰山记
一、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袁随园君墓志铭序
[清]姚鼐
君钱塘袁氏,讳枚,字子才。其仕任官有名绩矣。解官后,作园江宁西城居之,曰“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乃尤著云。祖讳锜,考讳滨,叔父鸿,皆以贫游幕四方。君之少也,为学自成。年二十一,自钱塘至广西,省叔父于巡抚幕中。巡抚金公 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会开博学鸿词科,即举君。时举二百余人,惟君最少。及试,报罢①。中乾隆戊午科顺天乡试,次年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又改发江南为知县,最后调江宁知县。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再起发陕西。甫及陕,遭父丧归,终居江宁。
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自陕归,年甫四十,遂绝意仕宦,尽其才以为文辞歌诗。足迹造东南山水佳处皆遍。其瑰奇幽邈,一发于文章,以自喜其意。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随园,投诗文,几无虚日。君园馆花竹水石,幽深静丽,至棂槛②器具,皆精好,所以待宾客者甚盛。与人留连不倦,见人善,称之不容口。后进少年,诗文一言之美,君必能举其词,为人诵焉。
君古文、四六体,皆能自发其思,通乎古法。于为诗,尤纵才力所至,世人心所欲出不能达者,悉为达之,士多效其体。故《随园诗文集》,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琉球有来求其书者。君仕虽不显,而世谓百余年来,极山林之乐,获文章之名,盖未有及君也。
君始出,试为溧水令。其考自远来县治,疑子年少无吏能,试匿名访诸野。皆曰:“吾邑有少年袁知县,乃大好官也。”考乃喜,入官舍。在江宁,尝朝治事,夜召士饮酒赋诗,而尤多名迹。江宁市中,以所判事作歌曲,刻行四方。君以为不足道,后绝不欲人述其吏治云。
君卒于嘉庆二年十一月十七日,年八十二。桐城姚鼐以君与先世有交,而鼐居江宁,从君游最久,遂为之铭。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有删改)
注①报罢:博学鸿词科每年取一等、二等各若干人,三等、四等落第,称“报罢”。②棂槛:指栏杆,在文中指代建筑。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B.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C.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D.江宁故巨邑难治/时尹文端公为总督/最知君才/君亦遇事/尽其能无所回避/事无不举矣/既而/去职家居/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古人一般对君主或者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称。
B.“考”,原指父亲,后称已经死去的父亲。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C.“戊午”,中国古代纪年按照天干加地支的顺序来组合,“乾隆戊午”指的是乾隆三年。
D.“嘉庆”,年号。年号是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3.下列对文中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枚年少时,读书自学,有所成就,后来科举考中,曾在江宁、溧水等地任职,尽职尽责。
B.仕途不进的袁枚足迹踏遍东南山水的佳处,诗文中尽显风景的瑰丽奇异、幽邃旷远,自我怡悦。
C.文章第3段“皆能自发其思”是说袁枚的诗歌有个性思考,“通乎古法”是说他通识古人的创作方法,其散文也因独具特色被效仿。
D.这篇散文追忆了袁枚的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在姚鼐眼中,袁枚是一个文才出众、为学鼓励后进、为官低调的人。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巡抚金公钅共一见异之,试以《铜鼓赋》,立就,甚瑰丽。
(2)君本以文章入翰林,有声,而忽摈外;及为知县,著才矣,而仕卒不进。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
咏怀二首(其一)
李 贺
长卿①怀茂陵②,绿草垂石井。
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
惟留一简书③,金泥④泰山顶。
注①长卿:汉代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弃官后闲居茂陵。②茂陵:汉武帝墓,在今陕西兴平东南。③一简书:指司马相如的遗作《封禅书》,后被汉武帝封禅泰山所用。④金泥:水银和金屑和成的泥用以涂封玉牒,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书》。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首句直接入题,交代了司马相如闲居茂陵这一历史史实,为下面写景、叙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