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题,约8490字。
语文
一.选择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阕主要是写景抒情,下阕主要是回忆往事,用诗中的“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把这首词的上阕和下阕联系起来,从“谁主沉浮”的设问到“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情,再到“到中流击水”的壮志,鲜明地彰显出诗人少年时期的 ,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
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诗人心忧天下和人民的生活处于 之中的情景与祖国的大好河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强烈的对比反差展现了人民无法做江山主人的悲哀,诗人在 ,充分显露出要改造旧天地,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胸怀。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作为一个青年,能够把祖国放在心中,以天下为己任,其爱国之情,在文中展现得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蹉跎岁月 水深火热 弦外之音 淋漓尽致
B.峥嵘岁月 生灵涂炭 弦外之音 酣畅淋漓
C.峥嵘岁月 水深火热 字里行间 淋漓尽致
D.蹉跎岁月 生灵涂炭 字里行间 酣畅淋漓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热血青年
B.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
C.正是需要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
D.正是需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肩负起主宰大地的重任的千千万万个这样胸怀崇高理想的热血青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B.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
C.一个从湖南农村走出的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成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D.从湖南农村走出的一个农民的儿子,到能够“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血性青年,再到“埋骨何须桑梓地”的有志之士,最后是一位“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负重之人。
4.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首,故又被称为《诗三百》。
B.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就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就是指屈原的代表作《离骚》,他们分别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源头。
C.“风”又叫“国风”,大多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
D.人们把风、雅、颂和诗经的表现手法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胡适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