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22道题,约6320个字。

  建湖县汇文实验初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十月份学情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总分:120分练习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寄语:语文学习贵在坚持,重在积累。经过一个月的努力,你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认真答题,你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取得好成绩!
  友情提示:看清试卷的要求,把答案工整书写在答题纸上,否则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名句默写。(10分)
  (1)夕阳西下,▲。(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风正一帆悬。(唐•王湾《次北固山下》)
  (3)多行不义,▲。(《左转•隐公元年》)
  (4)▲,入竹万竿斜。(唐•李峤《风》)
  (5)▲,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
  (6)水何澹澹,▲。(东汉末•曹操《观沧海》)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将月亮人格化,以寄托自己离愁的诗句是:
  ▲,▲。(唐•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8)▲,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朱自清《春》)
  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一年四季的风景,一年四季的诗。春天,草儿泛绿,树木发芽,鲜嫩的绿色透明发亮,明净的阳光在林间若隐若现,那隐在林间的鸟儿,歌曲清脆,潦亮。夏日,竹木扶疏,绿地如毯。炽热的阳光挡在林外,篷勃的绿色宁静荫凉,清新的空气让人沉醉。秋夜,倦鸟归cháo,秋虫轻吟。在静mì的森林,在温暖的小木屋里,带爱的人仰望星空,心生璀璨。冬天,红日煦暖,落叶静美。……“森”呼吸,“林”距离。背起行囊向东方,抵达大海,抵达森林,有了诗也有了远方。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鲜嫩▲荫凉▲倦鸟归cháo   ▲静mì  ▲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并改正。(2分)
  ▲改为▲▲改为▲
  3. 下面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地质公园里到处都是呼朋引伴的游人。
  B.他说话这样的不客气,真有点咄咄逼人。
  C.夏天的雨总是淅淅沥沥下一阵,让人觉得酣畅极了。
  D.墙边一排一排的板凳上,坐着花枝招展的女人,笑语盈盈而不休。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散步》通过祖孙三代一家人在田野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的展示了这一家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B.《观沧海》是东汉末年曹操写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一章。
  C.《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它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济南的总的观感。
  D.《次北固山下》《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诗,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宋词。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泉水上面,一棵橡树贪婪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树叶;
  ②你投身到地上,喝饱了水,但是懒得再动了;
  ③你穿过缠着蔓草的茂密的榛树丛,走到山谷底下;
  ④银色的大水泡摇摇摆摆地从长满细致柔滑的青苔的水底升起;
  ⑤果然,断崖的下面隐藏着泉水;
  A.⑤②④①③B.⑤①③④②C.③⑤①④②D.③①②⑤④
  6.名著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
  (1)本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1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