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940字。

  2017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总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论述类文章,完成1~3题
  文化自信的本质与当代意义     陈先达
  文化自信,当然不是文化的自我自信。文化并非主体,主体是人。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要坚定文化自信,不能只看到物,看到文化的载体,而且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无论是文物还是典籍,都只是文化的载体,而灵魂是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正确的文化观不能离开正确的国家观。国家对于共同文化的形成和认同至关重要。要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必然要有一个统一的而非分裂的国家。民族是文化的主体,而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中国各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保障。当一个国家被消灭或处于分裂时,它的文化发展也会中断。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文化没有中断,因为中国自古至今始终是中国。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中国有过分裂,但统一是主导的。即使当时存在不同的民族政权,它仍然处于中国这个大的疆域之内,因而极容易统一,中华民族的文化保存和继承相对完好。历史证明,当国家分裂,文化发展的血脉会中断,何谈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同时是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或许有人说,这是空话。你看近百年来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是用革命烈士的血蘸馒头治病的愚民,是围观看杀头的看客。不错,鲁迅先生曾经深刻批评这种国民劣根性,但他不是把批评矛头指向人民,而是批判旧的社会和旧的制度。鲁迅没有失去对中国人和中华民族的自信。他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强调,中国并没失掉民族自信力。近代中国人的一盘散沙是统治者的“治绩”。中国近代表现的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朝廷腐败和社会腐败的“治绩”。
  中国共产党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观点。毛泽东说:“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伟大的胜利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不依靠人民,不以人民为中心,所谓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就会是一句空话。
  文化自信当然包含人数众多的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各个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都能从自己专业领域发现文化自信的历史根源和文化传统,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强化人民的文化自信。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学者和专家以一个拥有丰富文化传统和文化自信的大国学者的身份参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极为平常。可以预期,在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中,中国学者会日渐增多。单面输入和接受的时代已经结束。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文化自信问题不仅属于文化,它与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密不可分。坚定文化自信,就是坚定民族的自尊、自强。中国现在已经不再像旧中国那样在世界政治舞台缺位,而是带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带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优题速享自信地走向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
  (《光明日报》,2018年1月8日15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坚定文化自信,不是看文化的载体,而是要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 
  B.有一个统一而非分裂的国家是形成和维护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基础。 
  C.如今,中国学者和专家参与世界文化学术论坛和文化交流极为平常,中国学者正日渐增多。 
  D.我们正带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走向世界政治舞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第一段从内涵方面界定了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灵魂是文化载体中的内在精神。 
  B.第二段谈文化自信与国家的关系,强调统一的国家和中华民族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 
  C.第三段用鲁迅的话证明近代国民劣根性并非中国人本质特性,而是统治者的“治绩”。 
  D.第五段从中国学者广泛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角度谈文化自信包含了知识分子和文化人的自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文化的载体包括文物和典籍,理解载体中深层内涵和内在精神,能更好地坚定文化自信。 
  B.文化自信不能离开国家。只要一个国家不被消灭或处于分裂,它的文化发展就不会中断。 
  C.文化专业领域的知识分子也都能以自己的创造性贡献对人民的文化自信起到强化作用。 
  D.文化自信与文化相关,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独立也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17年中央推出了《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而《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是《改革方案》的配套措施。
  《意见》抓住了技工短缺的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多年来全国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也涌现了一大批大国工匠和高层次、高技能领军人才。全国的就业人员有7.7亿,技术工人1.65亿,其中高技能人才有4700多万。技能劳动者约占就业人员的20%,而高技能人才不足6%,这两个比例都比较低。目前,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