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9130字。

  丽江市一中高二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卷
  一、夯实基础((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酒馔  服侍  掇开  安然无样
  B.迤逦  撮合  恶梦  唉声叹气
  C.埋怨  虔诚  尴尬  战战兢兢
  D.讥诮  分辩  报歉   筋疲力尽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险衅:指命运不好、遭到不幸
  B.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见背:弃我而死去
  C.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鉴:借鉴
  D.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息:子
  3.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同类的一项是(  )
  A.今臣亡国贱俘
  B.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C.屈贾谊于长沙 
  D.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4.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沈从文有着丰富的“乡下”经验,这使边地生活和民间文化构成了他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尤其是沅水,在沈从文创作生涯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B.《边城》精心设计了主要情节发生的时节——端午和中秋,充分营造了具有地域色彩的民俗环境和背景,这一切生成了一个美轮美奂的湘西世界。
  C.《边城》结尾写到作为小城标志的白塔在渡船老人死去的那个夜晚轰然坍塌,预示了一个田园牧歌神话的必然终结。
  D.沈从文笔下的边城是湘西乡土地域文化的一个具体而微的地方,它能帮助我们懂得,地域特征是中国历史中的一股社会力量。
  二、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沈从文的创作与艺术追求
  庄锡华
  将人性的表现与启蒙的追求相结合是沈从文文学思想非常突出的特点。他认为“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表现人性最真切的欲望”。而他有意将人性最真切的欲望归结为“对于当前黑暗社会的否认”和“对于未来光明的向往”。这就改变了梁实秋讨论人性问题时的思辨取向,将问题引向真实、具体、现实和可以操作的方面。沈从文认为,“对现实不满,对空虚必有所倾心”,梁实秋关注抽象的人性确实同他对现实的不满有关。不满现实但还必须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