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960字。

  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2020-2021九年级上期中质量检测试卷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给下列各句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在语文的浩翰天地里,我们一路采撷,一路收获。在冰封的雪国里我们品味了红装素裹的妖rǎo(      )景象;与那pīnɡ(      )婷、鲜妍的四月天撞了个满怀;在雨果充满正义和良知的文字里瞥(      )见圆明园的梦幻般的剪影,然后把自己的精神小屋筑得美观结实、储(     )物丰富!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为迎接学校文化艺术节,小明和他的搭档们附庸风雅,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B.从古至今,阅读都是人们学习的不二法门,勤学苦读才能有一番成就。
  C.我们对自身的认识有如抽丝剥茧,水落石出的流程。
  D.读文章不能断章取义,必须联系上下文、背景、作者等多方面因素来看待文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小区管理人员说:“防疫期间,建议家长禁止孩子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B.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渐上升到产业化阶段。
  C.通过“停课不停络学习,培养了我们自觉参与、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
  D.人的一生约有三分之二左右的时间在吃饭睡觉、休闲娱乐。
  4.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更定”指晚上八时左右。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
  B.“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议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C.“婵娟”本意指妇女姿态美好和样子,“千里共婵娟”这里指月亮。“大雁”秋去南方春去北方,引起游子羁旅伤感,“边秋一雁声”作者借“雁”思亲人。
  D.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家,他们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下面是关于“诗歌节奏”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   )(2分)
  ①另一种是随着诗歌内容与情感的变化而出现的节奏。
  ②节奏是诗歌的生命,把握好节奏会使诗歌更加具有韵律美。
  ③总之,节奏没有固定的模式可遵循,具有独特性。
  ④在现代诗歌朗读中,节奏往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情感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⑤一般而言,诗歌节奏分为两种,一种是诗歌本身固有的节奏。
  ⑥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气质和特点,朗诵出来的节奏也会不尽相同。
  A.②④⑤①⑥③  B.②⑤①④⑥③ C.④②⑤①⑥③ D.⑤④①②⑥③
  6.名著阅读。(4分,每空1分)
  桥
  当土地与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时候,
  当道路与道路被水截断了的时候,
  智慧的人类伫立在水边:
  于是产生了桥。
  苦于跋涉的人类,
  应该感谢桥啊。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桥是船只与车辆点头致敬的驿站,
  桥是乘船者与步行者挥手告别的地方。
  (1)上面这首诗选自             。诗中“桥”的形象特点是                      。
  (2)仿照诗句再写两句。(2分)
  桥是土地与土地的连系;
  桥是河流与道路的爱情;
  7.名句积累。(5分,每空1分)
  (1)                       ,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2)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苏轼)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