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690字。

  高邮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学情调研
  语文试题
  2020.11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对中华文明的认知,我们尚处在一个不断提升认识的过程中。过去人们把中华文化理解成“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除黄河文化之外,长江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我们所居住的城市,不仅是人类文明的成果,也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家园。从文化景观到历史街区,从文物古迹到地方民居,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像一部部史书,记录着城市的沧桑岁月,形成城市记忆的历史物证,体现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唯有保留下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才能使我们今后的文化创造具有不间断的基础支撑,才能使我们今天和未来的生活更美好。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概念。传统文化背后蕴含的那些精神价值,才是文化传统。需要学者的研究提炼,才能将具有传承意义的传统文化凝练成文化传统。
  继承传统文化,有一个继承什么和怎样继承的问题。传统文化是百年乃至千年以前的历史遗存,这些遗存的价值,有的已经被现代社会抛弃,也有的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当转化。唯有把传统文化中的这些永恒的基本价值继承下来,才能构成当代社会的文化基石和精神营养。
  今天我们更重要的使命,是把历史文化遗存前世今生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告诉人们古代文化与他们现实生活的关系。
  中华文化建立于不同区域文化特质基础之上。杭州文化传统中有很多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例如,中国人的自然观主张“天人合一”,相信“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在古代杭州老百姓的认知里,由于生活在自然天成的山水美景里,由于风调雨顺带来了富庶江南,勤于劳作又使得杭州人得以“有闲”,人们较早对自然生态有了独特的敬畏和珍爱的态度,他们爱惜自然之力,使用提高效率的轮作方式,注意让生产资料休养生息;珍惜生态之力,精于探索自然天成的生活方式,在烹饪、茶饮、中医、养生等方面做到了天人相通;怜惜劳作之力,长于边劳动,边休闲娱乐和进行民俗、艺术创作,做到生产和生活的和谐统一。如果说“天人合一”是古代思想家们的哲学信仰,“亲近山水,讲求品赏”,应该是古代杭州人的生动实践并成为影响后世的生活理念。
  再如,中华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不远征不排外,这体现了它的包容性。杭州自古以来衣食丰足、山水秀美的自然条件以及交通便利、商贾云集的交通优势,使其成为一个人员流动频繁的城市。历史上经历的“永嘉之乱,衣冠南渡”“安史之乱,流民南移”,特别是“靖康之变,宋廷南迁”三次北方人口大迁移,使杭州人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度较高。自古以来受到吴越文化、南宋文化和北方移民文化浸润,特别是唐宋以后各地商人、各大商帮在杭州的聚集和活动,给杭州商业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丰富营养,使杭州人既留恋杭州的好山好水,又能用一种相对超脱的眼光,关注和包容家乡之外的社会万象。
  传统和现代的融合,不容易做好,需要扎扎实实,也需要非凡的创造力。因为,文化是城市功能的最高价值,也是城市功能的最终价值。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就是这种质的飞跃的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
  (摘编自《文化是城市最》2020-10-15,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考古新发现和学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黄河文化、长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
  B.一座城市的文化价值体现在文化景观、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地方民居等多个方面,我们需要保留下这些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遗产。
  C.传统文化是百年乃至千年以前的历史遗存,唯有将这些遗存的都继承下来,才能构成当代社会的文化基石和精神营养。
  D.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城市建设的观念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是一种质的飞跃的核心理念与终极目标。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指出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一个概念,并详细辨析了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之间的差别。
  B.杭州文化传统中“亲近山水,讲求品赏”的生活理念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C.文中列举了杭州历史上的三次北方人口大迁移,是为了论证杭州具有人口流动频繁、商业文化发达的特点。
  D.文章运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手法论证了“文化是城市最高和最终的价值”这一中心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城市对于市民而言,不只是可供居住和使用的场所,也是承载着情感记忆的精神家园。
  B.我国的许多城市都跟杭州一样,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需要我们去研究、提炼和保护。
  C.中华文化建立于不同区域文化特质基础之上,它所具有的包容性等典型特征在不同城市的文化传统中都有体现。
  D.对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是为了吸引游人参观,大规模发展旅游业,然后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新型消费是新经济形态下产业升级乃至社会生产生活方式进步的重要方向,加快发展新型消费的迫切性,在疫情考验中更是极大地凸显。我国新型消费将很快进入更快发展轨道。
  当然,我国新型消费的发展仍然存在不少瓶颈制约,其中部分制约因素相对较易改进。譬如,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这类技术性环节随着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的大规模投入与应用,或能在较短时期内,实现从相对劣势到相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