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3810字。

  2020~2021年度河南省南阳地区高二期中适应性摸底考试
  语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5。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好生活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国家和民族繁荣富强的衡量指标。但美好生活离不开人类的劳动,这是认知美好生活真理性和现实性的关键点与前提基础。
  美好生活是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活状态的总称,涵盖着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环境生态、人性修养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美好。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立足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为我们创建美好生活指明了努力方向。
  自由而全面的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理想图景和环境保障。从精神理念和外部环境的
  保证上来说,只有自由而全面的劳动才能带来美好生活。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棚舍。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劳动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但是使一部分工人回到野蛮的劳动,并使另一部分工人变成机器。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美好生活从空想逐步走向了可能。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共产主义作为解答人类历史“发展之谜’’的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不仅仅是人类解放的终极目标,还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自由而全面的劳动的前提条件下,劳动者能在劳动过程中实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能在劳动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磨砺心志,提升人格,感受到真善美的意境,领悟人生的真谛,从而实现美好生活的目标与理想。
  物质生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动能。依据人的类本质的规定性原理,作为具有意识能动性的自为存在物而非自在存在物的人,其美好生活理想和需要的实现不是“被给予”,而是需要立足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主体的物质生产实践,也就是劳动。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为新时代美好生活构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和基础。
  创造性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技术保证和智力支撑。新时代条件下,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人民关注的生活需求不再集中于“量”上,而是集中于“质”上。要满足入民的多样化和深层次需求,就亟须发挥人在劳动过程中的创造性。具备和激发创造潜能与智慧是人之为人的独特属性。马克思曾认为人的生产方式不同于动物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人的生产活动是超越物种限制的能够积极运用智慧的创造性活动。新时代是崇尚创造和劳动的时代,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实现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在技术革命支持下的创造性劳动为人类全方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可能。在社会发展的历史浪潮中,人类自身的进步、发展及超越逐渐成为主体关注的焦点。在摆脱繁重劳动的历史进程中,每一次技术革命既带来了劳动解放,亦伴随着人类自身的解放。然而,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却又无法脱离劳动,正如马克思所言:“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广泛运用,以科学技术为内核的创新性劳动使得绿水青山、智能教育、智能医疗、智能服饰等不再是梦想,创造性劳动为人民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专业的产品,真正实现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让美好生活的理想图景最终能得以实现。
  (摘编自陈慧、李芳《马克思劳动观的价值意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如果繁荣富强了,其人民必然会过上美好的生活。
  B.资本主义社会里,劳动给工人带来智慧,同时也给工人带来愚钝和痴呆。
  C.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类将获得最终的解放,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发展。
  D.人的劳动不是简单机械的直观样式,而是具有无限能力的创造性活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开门见山,用人人向往的“美好生活”开题,然后用“但”字转折,进而提出中
  心论点。
  B.文章第二段阐释了“美好生活”的内涵,并指出马克思在其劳动观念体系中给创建美好
  生活指明了方向。
  C.文章多次直接引用或间接引用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深刻地阐释了马克思劳动观的价
  值意蕴。
  D.文章围绕中心论点,从“自由而全面的劳动”“物质生产劳动”“创造性劳动”三个角度,逐
  层进行论述,层层递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单纯充裕的物质生活不是真正的美好生活,真正的美好生活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
  生活状态。
  B.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劳动不仅是为了获得生活物资,也不再是使劳动者的身心受苦受累
  的事了。
  C.美好生活不能靠谁来赐予人类,它需要体力劳动为美好生活构建提供基本保障和持久
  动能。
  D.要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日益广泛的需要和向“质量型”转变,迫切需要人积极运用智慧
  进行创造性劳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此次卖货郎携手乐抖文化传媒,旨在借助互联网产业发展契机,利用卖货郎多年来建立的已覆盖全国23个省市的农村立体化销售网络,尤其是正在升级运营的市县级运营中心和乡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积极把握以直播为代表的流量经济时代的风口机遇,借助快速便捷的5G直播平台,通过网红孵化、直播带货、电商整合、网络营销策划等对卖货郎现有产品和营销进行立体化商业模式再造。
  在卖货郎执行总裁张玉生看来,直播电商比起传统电商在客户消费者吸引力方面更胜一
  筹。直播电商的模式主要是主播通过视频的形式对产品进行讲解以及示范,让消费者全面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直播电商维度较传统电商更加丰富,能消除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存在的疑虑。
  “这才是农村电商的风口,”张玉生激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